孩子孩子的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在這條路上可能會有各種問題,情緒問題就是其一。
孫儷在微博發文說,發現等等有時會不開心,並且持續有一段時間了。
孫儷便請來了專業的老師幫忙,老師的輔導溝通,讓她終於知道了癥結所在,原來問題出在別的大人對孩子的比較上:等等說爸爸媽媽從來不會拿我和妹妹做比較,但是別人會,外面人也會。
既然是比較,結果必然是有高有低,對孩子來說這就是大人對他們的衡量,可大人卻常常忘記了這衡量下的力量,對孩子來說是不小的打擊。
比較型別1:隱藏在身邊的比較——手足之間被比較父母在兄妹之間的比較常常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發生的。
一些父母不過是想在身邊樹立一個榜樣去激勵孩子,讓孩子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差距。
可有些比較本就是不合理的,兩個孩子年齡差距決定他們不同的接受程度,差異化的性格也可能影響到孩子在行為方式上的選擇。但比起與別人家孩子對比,家庭內部兩個孩子的相比,不但挫傷了那個看起來處在劣勢位置的孩子,也把為比較的雙方放在了對立面上。
我們常說生孩子就是小時候給他們一個伴兒,讓他們長大以後,也能多出一個婚姻伴侶以外陪他們到老的人,父母希望孩子能心貼心地站在一起,可我們的比較卻讓孩子之間劃出了一條線,出現了排斥的距離。
有時候父母也弄不清楚孩子為什麼突然就開始針對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總在孩子身上找原因,卻看不見問題的答案就在我們這裡,父母常常說要一碗水端平,卻不知道公道有時候就藏在比較裡。
比較型別2:常見的比較——與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可能小時候就常在我們的成長記憶裡,只是現在作比較的是我們,被評判地變成了孩子。我們曾經背後的包袱落在孩子身上,是忘記了兒時那個無助的自己嗎?有的父母一邊比較一邊打壓,好像比得越多話越重,越能激發孩子的潛力。
但是一個始終被別人壓著的孩子,會覺得無論再怎麼努力,也看不到山頂。
當父母總是拿孩子的短板與別人的長板相比,孩子自身的閃光點又缺少觀眾。
比較型別3:容易被忽視的比較——與“應該的孩子”做比較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對孩子的未來抱有無限的展望,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這些模糊的印象也可能變成一條條清晰的戒律,只為把孩子塑造成我們盼望中的那個人。
但若從沒有和孩子平視過,只是單單聽從自己心底聲音就對孩子下定義(“孩子應該怎麼做”“孩子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孩子的痛苦,父母往往也不能體會,作為孩子更是難於表達訴求,習慣了被規劃、被安排的孩子即使成人了心裡始終會住著一個“無助的小人兒”。
“應該的孩子”是父母心裡的標準,孩子的實際表現永遠在與應該的表現做比較,像在對照一個模板,如果不一致,就會得出表現不好、不當的結論。
仍有孩子已經考了第三名,但依舊被父母苛責怎麼不是第一名。
再比如孩子曾走過5步,如果他退回了4步,就和“應該”的小孩步調不一致了,這些父母的心裡就會感覺焦慮、失落。
而孩子的表現或許從旁觀者眼裡來看錶現的已經足夠優秀了,但和有些父母高期待之下的“應該小孩”相比,他們始終敗在下風,這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即使自己努力了也沒得到肯定,感到辜負了父母的期望的孩子是不值得被愛的。
結語:
國王的孩子也好,魔術師的孩子也罷,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自己的王國。 —— 雅克・布萊爾
別讓孩子的世界籠罩上“比較”的陰霾,其中的內疚和難堪都是被“打造”出來的,別讓孩子的自尊因此而劃上傷痕,才是父母對他們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