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上完美術課,總會聽到家長對孩子的繪畫作品進行好與不好的評價,其中評價中最常見的就是畫的像不像,顏色塗得均勻不均勻。拋去孩子對家長評論後的感受不講,在大部分家長心中像不像與好不好一直是畫“等號”的。其實欣賞和評價兒童繪畫,無論對成人或是孩子都應該加以重視。對於家長來講,要評價、欣賞兒童繪畫首先應該瞭解、理解兒童的各個方面的特點。不要用成人畫的審美觀來要求兒童畫,以成人畫的標準評價兒童畫,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兒童畫。成人的態度和評價對孩子會有相當的影響。如果評價不好,可能會打擊、挫傷兒童繪畫的積極性。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兒童畫,是一個與我們日常生活不同的神奇的世界。那一幅幅充滿稚拙、天真無邪、構思獨特、造型誇張、色彩斑斕的兒童畫作品,不僅體現了孩子對世間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也流露了兒童純真的思想感情。
成人在看兒童畫的時候,最大的偏見就是認為兒童畫畫得不像,亂七八糟。其實,作為繪畫藝術中描寫記錄現實物象的功能,已經在歷史上被攝影替代,寫實只是繪畫中的一種藝術形式而已,那麼兒童畫最顯著的特徵是什麼呢?其實是稚拙的童趣!不合乎比例、透視,卻合乎表達的需要。天真無邪,歪歪扭扭,粗粗細細,曲曲直直,這正是任何成人作品無法比擬、無法替代的。也正是兒童畫特有的美感。
兒童畫不同於成人的繪畫,其審美價值的最大特點是天真幼稚,自由浪漫,不天真就不會幼稚,不幼稚也不會看到童心的可愛。兒童畫自由自在,不自由就會死板僵化。那種片面追求畫“畫得像”的寫實期的教學方法,不適於兒童學習,尤其是幼兒學畫。只有鼓勵他們大膽自由自在的畫,運用符合式的造型語言畫出兒童自己的感受和天性,才會顯示出兒童畫的美。
兒童畫的美又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完整是一種美,殘缺也是一種美;成熟是一種美,幼稚也是一種美;清晰是一種美,朦朧也是一種美;整齊是一種美,瀟灑也是一種美;規範是一種美,自由更是一種美,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兒童畫是那樣的可愛。
一旦把繪畫這層“窗戶紙”看破了,就知道“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總之: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鼓勵,您眼中的兒童畫就會成為開啟一扇通往
兒童心理的大門,那裡是一個妙不可言的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