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你看人家誰誰誰,再看看你!”

“怎麼還不去做作業,快去!”

“我說怎樣就是怎樣,你照做就行!”

“考了100分,我就給你買。”

“你怎麼這麼笨?”

以上的話你有對孩子說過嗎?是不是感覺你越指手畫腳,孩子反而越加束手縛腳?怎樣讓孩子放開手腳,自由地在你的領空翱翔呢?今天讓我們一邊畫畫,一邊教你破局的1個關鍵+3個步驟!

首先我們來看看自己的手,手心和手背仔細觀察一下,是不是都是肉?

在替手的骨架加料時,可以在指節處畫上皺褶,別忘了指甲。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對待小一號的自己,為什麼不友善一些呢?十個手指雖不一般齊整,卻是各有各的用處,缺一不可呢!

手心部分畫上掌紋和指節折紋可以增加體積感。

當你被孩子弄得生氣、哭笑不得的時候,假如你說了一堆氣話,確實可以讓自己得到一時輕鬆,但是你又怎麼期望從孩子身上得到友善的迴應呢?

人的思想不易改變,你不能強迫他們認同你,但是你完全有可能引導他們,只要你足夠溫和友善。

比如:當你想說“這個題做多少遍了,怎麼還錯?”時,可以深吸口氣說:“這個題目也許值得你再思考一下。”

當你想說“成天就知道看電視,你作業沒做完不知道啊!”,也可以注視著孩子,語氣溫和地說:“有些事情,希望你沒有忘記。”

沒有恫嚇,沒有高壓手段,沒有強迫說明的企圖,以溫和、平靜、友善的處理方式,但仍不失其權威性,而這正是成功的父母最大的力量。——此為一個關鍵

當孩子做錯事情時,

第一個步驟:請先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給予同情與諒解,聽聽他的心聲,避免爭論。

“我一點也不責怪你有這種念頭,如果我是你,也許我也會和你一樣。”請記住這句神奇的短句,不僅可以避免衝突,去除不良的感覺,還能使孩子能注意你接下來的話。

亞瑟.蓋茲博士在他那本《教育心理學》中說:“所有人類都渴望得到同情,小孩子急於展示他的傷口,或者甚至把小傷口弄大,以求獲得充分的同情。從某種觀點來看,為真實或想象的不幸而自憐,實際上就是一種世界性的現象。”

千萬要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要盲信自己的直覺,專注傾聽,建立溝通的橋樑,減輕敵對心理。

避免爭論很重要,也許你有理,但是想要改變別人的主意,你就必須捨得,否則一切都是徒勞。

第二個步驟:瞭解前因後果再肯定他某些方面,而不是先指責。

請注意,指責不一定需要語言表達,控制好你的眼神、聲調、手勢以及口頭語言。任何不經意的指責,都有可能對於孩子的智慧、判斷力、榮譽感和自尊心構成直接攻擊。

永遠不要說:“你錯了,按照我的來。”

也許你這樣說會更好:“哦,是這樣!我這裡倒有一個想法,可能不對,因為我也經常弄錯,假如我錯了,我很樂意你能糾正一下。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不要擔心失去父母的權威,因為你不可能教會一個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協助他自己弄懂某件事情。

第三個步驟:談談作為父母的想法,激發他內心的高貴的部分,引導他自己說服自己。

每個人的體內都有理性主義的基因,都希望自己的行為能代表著某種希望和光明的目標。所以,你想使孩子處在一種積極態度中,就去激發他內在的高貴品質,這將是推動他成長的最佳外力。

避免對孩子說:“你考100分,我就給你買。”

可以反問他:“我會盡力滿足你的需要,但是你會用什麼方式來回報我呢?”

世界上沒有人喜歡被別人強迫做某件事,即使這件事很重要,甚至是孩子想要的,也有可能因為感到某種壓迫感而產生叛逆情緒,所以,讓他感覺做某件事是自己的意願,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

先將腳跟定位好,再畫踝骨,往側邊延伸出底部平直、上部傾斜的形狀,最後加上腳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從自身開始踐行吧!

踮起腳尖時,腳掌的形狀變化不大,最大的彎折在腳趾,一部分在腳跟。

好了,手腳都畫完了,現在放開你的手腳,去行動吧!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寫給家長的10條育兒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