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懷有寶寶之後,孕媽吃飯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量,還要為體內的寶寶補充營養。所以很多新手媽媽,在懷孕之後,很早就開始補充營養,但其實胎兒在七個月後才進入長肉期,過早補充營養,並沒有給胎兒提供,而是讓肉都長在了孕媽身上。
花花和老公結婚一年後,成功懷有了一個小寶寶。要晉升為新手父母,花花和老公都滿心欣喜,想起現在吃飯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給肚子中的寶寶提供營養,花花每次都會注重吃更多富含營養物質的食物。
於是在肚子中的胎兒才五個月時,花花就已經開始大量進補,每天會按時按量的喝雞湯、魚湯。在大量的進補之後,花花成功發胖,身上長了很多肉。想著為寶寶好,一時發胖自己可以忍受,但是後面去醫院進行產檢的時候,醫生卻發現胎兒並沒有發育的特別好。
醫生告訴花花,胎兒是在七個月左右,才開始進入長肉期。七個月前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營養物質,之後才需要進補。過早以及過度的進行營養補充,其實並沒有真正給孩子吸收,而是讓孕媽長肉。所以不建議過早以及過度的攝入營養,凡事講究一個量,營養過剩反而可能會傷害到孕媽本身,也會阻礙到孩子的正常發育。
為什麼孕媽要在胎兒七個月時才開始進補?1.懷胎3個月前,胎兒發育未明顯
在孕媽懷胎三個月前,胎兒僅僅處於發育的第一階段。寶寶的器官還處於分化階段,並沒有完全成型,就連媽媽的孕肚也沒有明顯的隆起。所以這時候的胎兒並不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只需要媽媽保持愉悅的心情,以及正常的營養攝入。
2.懷胎4-6月,胎兒僅需要基本的營養物質
懷胎4個月後,媽媽的孕肚已經有了明顯的隆起。這時候胎兒的發育開始需要一些基本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葉酸等,所以孕媽可以針對性的攝入一些食物,進行微量元素的補充。
3.懷胎7個月後,胎兒才開始需要大量營養物質
七個月後,胎兒正式進入長肉期。這時候胎兒的發育處於增重狀態最快的,四肢、器官等都開始快速發育,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補充,媽媽可以進行針對性的進補。這個階段的進補可以為孩子提供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媽媽也不容易長肉。
怎麼避免孕媽在懷孕期間進補不正確而長肉?1.在合適的時間進行適當的進補
孕媽應該清楚的知道孩子發育的階段,所對應需要的營養物質。在4~6個月時注重補充微量元素,在七個月後才開始正式的進補,透過攝入富含營養物質的食物,為孩子提供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同時要謹記適當的進補,不能暴飲暴食,營養過剩容易導致媽媽發胖。
2.聽從醫生的建議,補充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孕媽要定時到醫院進行產檢,聽從醫生的醫囑。有針對性的食用食物,補充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不是認為什麼食物營養多,就大量單一的吃該類食物,這樣會容易導致營養過剩和營養不均衡。
孕媽在懷胎七個月前就進補屬於過早進補,容易讓肉都長在媽媽的身上。孕媽應該在適當的時間進行適量的進補,有針對性的補充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讓寶寶在肚子中健康的發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