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個動詞#
01我不喜歡
我曾經問過哥哥,“你喜不喜歡看紀錄片”,哥哥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跟我說:“我不喜歡看紀錄片,我喜歡看動畫片”。
沒錯,哥哥喜歡看動畫片,而且最近超喜歡看的一部動畫片,哦不,可能還不能叫做動畫片,看起來似乎更像是程式設計人員跨界做的畫素動畫,內容在我看來好無聊,但人家就是看的津津有味。
話說,自從Seven哥哥學了點程式設計內容之後,對於這種程式設計小模組做成的動畫片謎之喜歡,然而,看過了之後他並沒有要自己嘗試去做的想法,看完就完了,這也是被我詬病的一個地方。
可能這個動畫內容對他將來會有一些好的啟發,但是就當下而言,我很看不慣他的把時間花在看這個動畫的行為。
02我希望你喜歡
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我打算嘗試單獨播放紀錄片,看看他是否能接受。於是晚上單獨給他準備了一部紀錄片,我一開始以為他還是會說我不喜歡看,但是在我給他播放了一個片頭了之後,哥哥忽然對我說,“媽媽我喜歡看這個”,有點小小的出乎我意料。
我暗暗得意,難道是我之前的小計謀得逞了?還是說孩子其實天生對大自然就有興趣,就有探索的慾望呢?
03幼時的記憶
我一直也很喜歡看紀錄片,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中學時期守著時間看趙忠祥老師念旁白的《動物世界》,其中尤其記得的看電視場景是邊看動物世界邊吃鹽水花生。
回想一下自己小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有可能是被影響的,小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是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家裡只有一部電視,那個時候外公特別喜歡看電視,到時間了他就開始看動物世界,然後作為沒有選擇權的小朋友我,寫完作業之後,理所當然的搬個小板凳坐在外公旁邊,一起看起了電視。
外公特別喜歡吃花生,尤其是到下花生的季節,外婆煮好了一大盆鹽水花生,就放在外公旁邊,外公邊看電視邊吃花生,然後我也在旁邊邊看電視邊剝著花生吃,現在想想,回憶還很美好。
那個時候外婆也經常看黃梅戲、越劇,偶爾還看京劇,我對董永與七仙女記憶尤為深刻,來來回回看了不下數十遍了。後來,記得在初中的時候有一次表演,我特意借了外公的衣服,和同學表演一段沙家浜。
04十年前與當下
這段幼時的經歷,以及哥哥給我的反饋,讓我有兩點感觸:
①興趣的培養和學習從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有人曾經說過開啟學習的最好時間有兩個:一個是在十年前,一個就是在現在。所以當你發現不足的時候,想要有所變化,從當下開始也不晚。
我猜可能會有人說,我想等想好怎麼做了,等一個時機再開始做,或者是我現在並不太適合做,我先等一等。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拖延,而且大機率拖著拖著就沒了。在提這種問題的時候或許可以反問一下自己,什麼時候才是開始的時間呢?你認為什麼時間能考慮完?什麼樣的才是最周全的開始的計劃?如果這幾個問題答案都很模糊,那麼就請拋棄你想要等一等的想法吧,從現在開始馬上去做。
②不要把教育想成一件太高深、太專業化、太麻煩的事情。
我承認專業的知識確實很高深,而那些博學的學者們都在致力於把困難的知識點簡單化大眾化。但教育並不是,回顧一下我自己為什麼會對紀錄片這麼感興趣,我為什麼能夠從紀錄片裡學到東西,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兒時的那一段和外公一起看紀錄片的經歷,潛移默化之下激發了自己的興趣,所以陪著孩子一起看看記錄片會很困難嗎?那麼擴充套件一下,培養孩子的一個興趣,也並不只能走陡峭的山路。
有些時候,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技巧,領進門了,孩子自己會發展。那麼,你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