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育兒節目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觀眾們在節目裡看到不同明星的育兒方式,有值得學習的,也遭受批評的。通過不同家庭的育兒方式,更讓人覺得養育孩子不是紙上談兵,很多父母還是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在一檔育兒節目上,女星馬舒雅和孩子的相處方式,令觀眾大跌眼鏡。只見畫面上,馬舒雅的家裡沒有任何傢俱,一家人坐在地毯上吃飯,馬舒雅解釋說因為怕孩子磕著碰著了。她丈夫是一位美國人,也不理解馬舒雅的做法。
而後,她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在節目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女兒已經3歲了還穿著尿不溼。為什麼要讓女兒穿尿不溼呢?因為馬舒雅沒有教女兒任何生活技能,導致孩子根本不會自己上廁所,每次放學都是尿著褲子回來;而且也不會自己吃飯,還得要老師喂。
幼兒園方面提出了讓孩子“退學”,等孩子學會了生活技能再上學。丈夫對馬舒雅的做法也十分不滿,幾次溝通無果後憤然離去。
看了節目,觀眾的吐槽慾望值飆升,紛紛評論說:“過分溺愛是害了娃!”的確,像馬舒雅這樣的養育方式,無異於給孩子建造一個溫室,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礙”孩子,孩子永遠長不大。
父母的過分溺愛會毀了孩子。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食鹽效應”。顧名思義,人們炒菜的時候一般會放適量的食鹽,這樣做出來的菜品才美味;然而總有人搞不清楚“適量”的標準,放多了放少了都不好吃。愛孩子也是同理,父母溺愛孩子相當於放了過量的食鹽,最後得到是苦澀的味道。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到“適量”地愛孩子呢?
01教孩子必備的生活技能
為什麼社會上有這麼多高商低能的人,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從小除了學習,其他的都替孩子包辦一切,大到人生規劃,小到洗一雙襪子。缺乏必備的生活技能,孩子根本不可能在社會上獨立生存,不僅是生活白痴,而且交際能力差,工作上也會受到影響。父母應該在孩子上學之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畢竟父母不可能養孩子一輩子,以後的路還得他自己走。
02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還有的孩子把父母當超人,一遇到問題就呼喚父母來解決。長此以往,孩子就對父母產生依賴性,不斷地闖禍也沒關係,反正有父母來收拾爛攤子,他們就變成人們口中的“熊孩子”;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抗壓能力差,一旦沒有了父母的幫助,遇到點挫折就崩潰。
父母應當做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護衛隊。挫折教育告訴我們,孩子需要吃點苦頭才能成長,當孩子遇到困難,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直面挫折,獨立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