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其他小朋友都乖乖去洗手了,只有小宇還在興致勃勃地玩積木。媽媽催促他去洗手,他也不聽。

等其他小朋友都洗好手,來領蛋糕的時候,小宇也跑過來拿蛋糕,這時媽媽就說:”你不去洗手,我就不給你吃蛋糕!“

誰知小宇突然發起脾氣,把積木丟得到處都是,小宇媽媽為了控制住局面,不得不塞給小宇一個蛋糕。

這種場面也經常發生在我們身上,當我們想讓孩子往西,他偏要往東時,我們就會忍不住用語言威脅孩子:

“你再不去洗手,就不給你吃蛋糕。”

“如果你不把飯吃完,我就不帶你出去玩了。“

“如果你不把玩具收拾好,我就把這些玩具都送給其他小朋友。”

可事實是許多孩子將這種威脅視為挑戰,非但不害怕,反而我行我素,以試探家長的決心。而且我們的威脅一般是無法實施的,而如果我們不按威脅的去做,孩子就不會把我們當回事。

更重要的是,缺乏理性的威脅或者與所做的錯事不相稱的威脅,不會使孩子從自己行為的後果中獲取任何教訓。反而會讓我們陷於”說話不算話“的境地,使我們的話越來越沒有威信可言,這就尷尬了。

當孩子不配合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要為了達到目的就急昏了頭,應該尋找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如果我們有了解過”語義效應“,我們就能找到辦法。

什麼是語義效應?‍

語義效應就是在表達某種意思的時候,用不同的文字或者不同的敘述方式來改變語義,調整得失感,以此獲得截然不同的效果。

所謂得失感,就是人害怕損失,以及渴望得到,這兩種感覺。“損失”的感覺會影響人不去做某事,“得到”的感覺會影響人去做某事。語義效應就是調整這兩種感覺。

我用一個故事給大家解釋一下:孩子問”做作業時可以吃零食嗎?“媽媽肯定不會同意的,但是如果孩子問”吃零食時可以做作業嗎?“媽媽會欣然同意的。

做作業時吃零食,好事既成事實,你要做壞事,這怎麼行!吃零食時做作業,壞事既成事實,你想做好事,那必須可以啊!

語義效應是由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Kahneman提出,指人們總是強烈的規避損失,一定數額的損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強烈程度相當於兩倍數額的獲益感受。

一般商人會利用”語義效應“來進行營銷,比如網購包不包郵的問題,在某寶開始初期,無論商品賣得多便宜,使用者都糾結6塊錢運費貴!後來商家先提價再包郵,問題就解決了。低價,損失郵費和高價,免郵費,其實對於商家來說成本一樣,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顯然包郵就容易接受多了。

如果我們把”語義效應“運用到育兒上來,把威脅的話換一種說法說出來,就f'f可以讓孩子心甘情願地聽話,而不是跟我們作對了。

如何利用語義效應跟孩子溝通?

語義效應說通俗一點就是,當我們被問到”現在有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你想先聽哪個?“時,我們一般選擇先聽壞訊息,再聽好訊息。

因為先失去,再得到的感覺會讓我們心裡更舒服,更容易接受。

那麼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只要記得先讓孩子聽到壞訊息,再聽到好訊息,就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了。

比如:當小宇媽媽跟孩子說”你再不去洗手,我就不給你吃蛋糕。“時,小宇不僅不配合我們,可能還會憤怒。

因為小宇媽媽先讓孩子聽到好訊息——不去洗手,再聽到壞訊息——不給你吃蛋糕

小宇媽媽如果這樣說:”等你洗完手,我就馬上給你吃蛋糕。“小宇就會立刻去洗手。

因為小宇媽媽先讓孩子聽到壞訊息——你去洗手,再聽到好訊息——馬上吃蛋糕

這就是利用"語義效應“,調整了損失和得到這兩種感覺的順序,雖然目的都是讓孩子去洗手,但是顯然後者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而且這樣做的時候有利於我們樹立講信用的形象,你看,你洗完手,我就給你吃蛋糕了。而如果是威脅完孩子後,孩子還是不洗手,我們很難做到真的不給孩子蛋糕吃,對嗎?

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硬碰硬,換種方式或說法,來表達正面的意思,而不是懲罰性的意思。”語義效應“的應用可以讓家長保持理性,並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意見,以便孩子遵照執行。這樣家長才能更有效地跟孩子溝通,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較勁賭氣上。

——END——

#育兒事務所#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遇見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