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家長都在猶豫到底要不要誇孩子,他們發現很多孩子在被誇獎後變得驕傲了。都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家長髮現誇孩子起到了反作用之後,便開始進行打壓式教育,可是結果仍然不盡人意。
家長真的不能誇孩子嗎?要以怎樣的方式誇孩子才不會使他驕傲?說到這件事情,錯並不在誇獎而是在於大人怎樣誇。
會誇學生的男班主任上高中時,年組6個班級中只有我們是男班主任,文科班女生比較多,一開始這個男班主任不是很受歡迎,但經過幾天的相處下來,這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班主任,成功地和學生建立了“友誼”。沒錯,他不會以老師的身份去管教我們,卻能用朋友這個身份讓班級裡的同學都聽話。
和別的老師相比班主任教學經驗並不多,但他獨特的教育方式卻讓我們很受益。
老師特別有原則,他定下的規矩我們一定要遵守,但他會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優點,並時常鼓勵我們。
鼓勵的方式不是誇我們很聰明,或者一味地給我們加油,而是能成功地抓住學生的想法,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採取不同的“誇獎”方式。我們在這位男班主任的帶領下,不僅一直保持著學習動力,個人能力和班級的團結性也一直在提升。
即將畢業時,班主任向我們傳授了他教書育人的“秘籍”,在他是名學生時就受到了這種方誇獎式的影響,才會如此優秀。老師對我們講,如果大家以後選擇當老師,或者結婚生孩子,這種誇獎方式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羅塔森爾效應”告訴家長,誇獎是有力量的班主任向我們講述了羅森塔爾效應,透過這個實驗證明:適當地誇孩子、鼓勵孩子是有很大力量的。
這個效應要從一個實驗說起,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一所學校裡向校長要來學生們的名單,並隨意挑選了18個孩子。之後他對老師們說,這18個學生是智商很高的孩子,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英特爾還邀請校長和老師保守這個秘密。
老師們聽到心理學家這樣說,內心確定了這18名孩子是有潛力的,於是平時給予了孩子更多關心和誇獎,並表現出自己對孩子很有信心。
在這種培養環境下,這18名學生順利度過了一個學期,當羅森塔爾再次回到學校,從老師那裡瞭解這18名學生的表現。
他發現孩子們的成績真的比以前進步了很多,而且變得積極且充滿自信。班主任也想透過這項實驗告訴我們,當孩子被別人信任、重視、讚美時,他的未來會更傾向於人們的期望,由此也明白了,為何打壓式教育最後總是會失敗。
怎樣誇孩子才不會使他驕傲?雖說誇獎孩子有很多好處,既能提升孩子的自信讓他更好的成長,也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拉近親子關係。但盲目地誇獎、胡亂安慰和鼓勵孩子也是不正確的。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才能讓孩子在讚美聲中越來越好。
1)講清現實,認可付出
當孩子失敗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家長要接受孩子目前的狀態,最終成績不好就要認清現實,這時家長的鼓勵重點要放在孩子的付出上。
這次成績雖然不理想,但家長要看到了孩子為此有付出,並且鼓勵孩子繼續努力一定會比之前的自己更好。
2)不誇大孩子的成就
在誇獎孩子時也要貼合實際情況,孩子取得了這怎樣的成績家長不必誇大,說孩子無敵或者最厲害等詞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優秀的人也會遇到比他更強的對手,如果家長讓孩子感覺自己無敵了,他就會失去繼續進步的動力,變得驕傲自滿。
3)別再誇孩子聰明瞭
之所以很多家長髮現誇孩子沒有效果,是因為他們誇的方式從根本上就錯了。尤其是對於正在上學的孩子,誇他聰明就是在給他製造一種假象:不學習也能考出好成績。
將一件事情做好,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聰明只是佔一小部分因素,主要是靠孩子認真、鑽研、努力和堅持等其他因素。
所以無論是平時生活還是在考試後,都不要誇孩子聰明,而是具體錄到他做的某一件事上。比如:你的這個想法很棒,你的這種解題方式又快又準確,而不是寶寶真聰明,這麼快就解答出來了。
【今日話題】大家平時是怎樣鼓勵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