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文章字數:約1100

約束時長:約2分鐘

現在的教學方式不同以往,以前父母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就忙自己的工作,但是現在的幼兒園,注重孩子與家長間的相處模式,幼兒園經常會舉辦活動,促進家長和孩子交流,增加彼此的感情。

除了在學校的活動,有些老師還會佈置家庭式的親子作業,由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

有個幼兒園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用水果和蔬菜做小動物,看看小朋友提交上來的作品,老師看的又佩服,還要忍住笑。不得不說一聲:“太為難家長了。”

作品一:

簡直厲害,是用獼猴桃做的。做成了一隻考拉!這個家長只用到了考拉,但是做出來的作品真的惟妙惟肖的。還在臉上畫了做了表情,憨厚可愛級了!

作品二:

顯而易見是隻羊,是一隻喜羊羊!這個家長用了蘋果當臉,然後利用花菜的一簇簇的視覺感,當做蓬鬆的羊毛,最後就是辣椒當做犄角,面部的表情很生動形象。

作品三:

這個作品老師開啟的時候直接嚇到了,以為真是老鼠!這個家長真的太有想象力了。單單一個番薯就能夠把老鼠的神情做出八分像,簡單地做了眼睛,就完成了一件作品。不得不說,有時候懶是能創造出想象力的。

作品四:

這個家長簡直大手筆,直接用一個大菠蘿做了一隻鳥,這個孩子說,她媽媽特意去店裡請教師傅完成的作品,簡單的削出鳥的形狀,用胡蘿蔔簡單的做出鳥嘴就完成了,最難的就是讓這隻菠蘿鳥立起來。

這個家長真的很用心呀!

作品五:

最後這個是位列全班最抽象作品中的第一位!這個家長用了土豆和胡蘿蔔,做了一隻精緻的小豬豬,但是未免有些過於粗糙了。雖然有鼻子有眼,看著沒問題,但是這個媽媽竟然用假睫毛安在了土豆上,做了一個笑咪咪的眼睛。

老師實在忍不住了,笑著和周圍的老師分享這個家長的作品。

親子作業的意義是什麼?

1. 滿足孩子的安全感

2. 啟發孩子的想象力

自由發揮的作業反而是最難的,沒有固定的標準,孩子全憑想象完成,想要什麼就動手做什麼。引導孩子發現他們的新能力,發展創作力。

3. 學會配合

孩子和家長之間共同完成,團隊作品最重要的就是配合,讓孩子學會團隊精神,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保留意見。鍛鍊寶寶的協同合作能力。

4. 促進親子交流

家長和孩子在遊戲過程能夠感受到快樂,孩子願意和家長交流,父母也會迴應,漸漸的能夠了解彼此的需求,雙方能夠願意傾聽,是一件非常好的活動。

結語

親子作業可以促進家長和孩子間的感情交流,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能量流。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團隊精神,懂得共同協作的意義。

2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繪本推薦」你的孩子是不睡覺世界冠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