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寫到,給予孩子精神鼓勵、認可他們遠遠大於物質獎勵,這樣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內動力,認同這個觀點的家長不在少數。

不過有些家長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自己也確實採用了精神鼓勵的方式,一開始效果也顯著,孩子積極性也很高,學習成績也有所提升。但是到了後面變得興致缺缺,甚至恢復到了一開始學習就變得比較懶散的狀態,這是什麼原因呢?

筆者認為,如果各位家長髮現自家孩子出現了上述這個狀態,要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反思一下原因。

1.是否誇讚得太過頻繁

雖然說家長的鼓勵和認可對孩子是一種激勵和刺激,但是如果次數太多,太過頻繁也會讓孩子感到厭倦。因為來得太過容易了,自然不會去珍惜。就像是學校裡面的獎狀也不是每次都發,小學裡面一年也才2次而已,太多了孩子就不覺得無所謂了。

2.鼓勵的不到位

有些家長是毫不吝嗇地誇孩子真棒,真聰明。那孩子到底的棒在哪裡?又聰明在哪裡呢?這就是表揚得不到位。譬如說孩子畫了一幅畫,你可以誇孩子畫的和原物很像,或者色彩塗抹額很均勻,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你畫得真棒。在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了一件事之後,你就可以誇他自主能力強,鼓勵他繼續動腦動手,而不是一句做得好。簡單的誇獎非但不會起到激勵的作用,還會讓孩子覺得你敷衍,起到了反面結果。

3.家長言行不一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自己做出一些承諾,有可能會給孩子說:你這次表現不錯,如果下次表現得更好,爸爸媽媽就如何如何。比如給孩子買玩具,帶孩子出去玩等等。結果等到孩子真的做到了之後,家長卻絕口不提上次的承諾,又給孩子畫一個大餅,再次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做得更好。殊不知這樣做既傷害了孩子,同時也降低了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所以家長如果承諾過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出,行必果。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小就會忘記,他們的記性比你們想象得要強得多。

在這裡筆者可以給大家分享一個比較好的方法:積分制獎勵。

以7朵小紅花為例,當孩子表現好或者比上一次有進步時,獎勵一個小紅花。當孩子犯了錯或者表現差時扣除一朵小紅花。當集齊8朵小紅花時,家長可以在力所能及內滿足孩子的一個願望。

每朵小紅花獎勵的時間間隔最好是1-2天,這樣既不會讓孩子感覺來得容易,也不會感覺遙不可及。當然,具體獎勵紅花的多少和時間間隔要根據每個家庭的情況而定,並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規則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帶娃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