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晚上給讀者送完書,獨自在馬路上走了很久。

獨自行走是我向來喜歡的事兒,因為需要安靜,需要理清一下亂七八糟的思緒,需要整理、反思一天來的思想和行為。

想起早上群裡談到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事兒。一位礦區的父親,很驕傲地說起自己對孩子節儉習慣的培養,說上大二的兒子放假回來,兜裡裝著很多現金,原來是借出去還回來的。又說上研究生的女兒畢業論文發表的經費都是自己節省下來的。

然而,午飯時談到這些,兒子委屈地說了一件事,讓我心裡既難過又不安。

他說,從小學到初中,因為他的“摳門”,同學們聚會不叫他,玩耍不叫他,他是個喜歡熱鬧的孩子,可是他好像被排除在同學們的熱鬧之外……

對此,我的分析是:在他六七歲以前,我們工資很低,既要攢錢買房子,還要儲蓄教育經費,家裡經濟確實比較緊張,因而孩子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也變得很節儉。

還記得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帶著兒子回孃家,我媽跟兒子開玩笑說:“把你爸的錢給外奶奶拿來,外奶奶給你買糖吃。”我兒子眼睛一瞪,小嘴一撇說:“我們家的錢要存下來買房子!”

那時,兒子的本子都是一面寫完,捨不得扔,翻過來繼續寫,鉛筆頭磨成一寸,還在用。但是兒子上初中後,我們的收入翻番,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不但買了新樓房,還買了車,為什麼兒子還是很節儉,對於同學們的花錢既羨慕又抗拒呢?可能是因為孩子內心既渴望那種隨意花錢的暢快,又受到自小養成的習慣約束,因而成為青春期的一種矛盾和心結。

另外,還有個可能是,兒子初中以後將絕大多數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很少跟同學們暢快而放肆地玩耍,所以現在他錯誤地以為那時是他的“摳門”導致了他被同學們的熱鬧排除在外。

想到這裡,還是不免為自己的侷限慚愧起來。我們這些六零後七零後的父母們,因為小時候大家都差不多一樣窮,整個社會環境都節儉,孩子們也沒什麼零花錢,更沒可能一起聚餐,互相贈送什麼禮物,因而表現得“摳門”沒什麼問題。

可是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現在的孩子們面對的困難已不是我們當年的困難,面對的挑戰也不是我們當年的挑戰,但是我們這些自小吃慣了苦的父母,依然只知道讓孩子學會吃苦節儉,卻沒有學會怎樣對待金錢,怎樣更好地處理與金錢的關係。以至於孩子們除了節儉竟然不知道如何更“正確”地花錢,不知道錢還可以用來理財生錢,讓錢更好地為自己服務。

其實,對孩子進行財商的培養,應該成為當下父母們思考和踐行的一件大事兒了。尤其是像我們這樣從苦水裡泡大的父母們,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花錢,如何更好地理財。

想到這裡,不由得佩服好友瓶子,他們很早便知道了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和財商。女兒上小學時便有了自由支配的活動資金,女兒上大學時,他們便給了一萬塊錢,讓其學會買賣基金和理財,並自由支配靈活取用。

雖然我們這些普通家庭可能做不到如此,但是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孩子從小便知道“貨比三家”,知道不是不讓花錢,而是不亂花錢,學會更好地花錢,

2,給孩子一個儲蓄罐,養成存錢的好習慣,懂得“積少成多”的好處。

3,小學到高中,隨著年齡增長,給相應的零花錢,允許他自由支配,但告訴他哪些東西堅決不能買。讓他從中學會“延遲滿足”和控制消費,以及靈活掌握資金。

4,初中後可以告訴他一些財經知識,比如股票、基金、債券、P2P、通貨膨脹,不要讓金融和經濟資訊成為孩子的知識盲區。

5,如果家有閒錢,也可以讓他購買一些貨幣基金或者指數基金,嚐到理財的甜頭和苦頭。

6,讓孩子認識到: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投資學習。

關於最後一點,兒子昨天半開玩笑地說,他發現知識才是最值錢的,也是掙錢最容易的東西,他給人補課一下午掙200,可是他的一些同學竟然成天在手機上刷短影片掙錢,那個一天才掙幾毛錢啊……

而且他也意識到自己當年沒有補過一節課,給我們省了不少錢。他說應該把省下的錢都發給他去旅遊。當然,這也是一個玩笑。但是,的確,很多家庭每年光補課費用高達上萬,如果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補課費可以省下來去旅遊,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他們會不會更努力地學習呢?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另外,說投資自己,投資學習最重要最靠譜,是因為不論購買基金、股票、債券還是別的什麼,都是具有風險,且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唯有投資自己是可控的且無風險,將來的回報和收益也是最高的,因此告訴孩子們,將更多的精力金錢投入學習和提升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

#學點心理學##家庭教育#

9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英文標籤》——給孩子建立N+1重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