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七坐八爬九出牙”,說的是嬰兒出生後的第七、八、九個月,學會坐立、爬行,萌發第一顆乳牙。老話不無道理,說明寶寶在生命第一年的後半期,身體變化有了質的飛躍。
活動更自如的寶寶,本領學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寶寶們在6-12個月齡階段,擁有了哪些嶄新的技能。
1、貼標籤遊戲寶寶對自己身體的部位開始有了認識,你可以向寶寶提問:“眼睛在哪裡呀?”、“鼻子在哪裡呀?”、“嘴巴又在哪裡呢?”。他都會很樂意“回答”你的問題,用小手指指著相對應的身體部位。
這種貼標籤的遊戲,可以延伸到家裡的每一種物品當中來,比如問寶寶:“時鐘在哪裡、 電視在哪裡”,就算他還不會指向那些地方,目光也會移動到那些地方。
盡情地與寶寶玩貼標籤的遊戲吧,當寶寶積極迴應時,我們需要及時給予鼓勵,誇誇寶寶,父母的眼神中傳遞出肯定、讚賞的態度,寶寶會感受得到。
他觀察到家裡人用遙控器控制著家用電器,同時遙控器上的指示燈還會閃爍,他便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動作細節,饒有興趣地模仿起來。
對於手指運動的鍛鍊,這個時期的寶寶可以開始選用“洞洞書”來作為接觸書籍的啟蒙初階,書裡精心設計的小洞洞,可以很快地吸引寶寶們用手指去戳一戳,摳一摳。既為寶寶這一敏感階段“解渴”,又為下一步養成看書習慣做好準備。
3、藏貓貓就像挖掘寶藏一樣,寶寶學會了找到藏在衣服底下的玩具,並對此樂此不疲。
我們用小手帕遮住寶寶的臉,剛開始他可能還會懵圈,被蓋著的手帕裡,向左向右轉著小腦袋,以為去了神秘王國。
多玩幾次,他便領會了其中的奧秘,原來,他一旦用手扯下手帕,便可以看清眼前的你,咯咯地笑起來。
待接近週歲,寶寶已經可以輕鬆地找到被藏起來的東西。掀開蓋子、窗簾,扒開盒子,拉開抽屜,這一系列動作他已經能嫻熟掌握。變成一個十足的小小探索者。
4、情感方面寶寶見到熟悉的人,雙手便會伸過去要求抱抱,面對不熟悉的人,他已經學會扭頭表示拒絕。
對於不喜歡的事情,他會搖頭表示“不要”;看到父母出門,他也會揮揮手錶示“再見”。
這時寶寶已經進入了分享焦慮階段,哪怕你只是離開一小會兒,他都可能放聲大哭。這個階段,我們可以適當地放手,把寶寶留給家裡人照顧,讓寶寶習慣和適應與其他人單獨相處。
有時,也可以帶著寶寶參加“社交”活動,也許他還不能和別的寶寶一起玩,但這並不能阻止他享受別人在場的快樂。有意識地多帶寶寶“見見世面”,讓寶寶透過社交來豐富自己,逐漸形成“自我”的概念。
寫在最後:寶寶每邁出一步,都需要經過許多次不懈地努力,才能習得一個嶄新的技能。所以我們不能吝嗇對於寶寶的表揚,這個階段的寶寶還無需擔心過分的寵溺會害了他。只有父母多給予誇張式的表揚,才有利於培養寶寶的毅力,還能提升寶寶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