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媽後加入了一個媽媽群,互相交流育兒經驗。我發現很多媽媽都有這樣一種經歷,那就是被孩子的哭鬧折騰到崩潰的時候。

例如逛超市的時候,遇到喜歡的玩具,即使家裡已經有好幾個同款的了,還是不停的要。如果我們一旦說出不買,馬上就倒在地上不停的哭。

或者說路過漢堡店,即使剛吃了午飯,也非要鬧著進去吃漢堡,不進去就在漢堡店門口大聲地哭。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呢?

有一種媽媽是溺愛型,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會無限滿足。我在逛超市時就經常遇到這樣的媽媽。她們會對孩子說:“你想要什麼就拿什麼,媽媽都會給你買。”孩子哭這個詞語在她們的字典裡是不存在的,估計孩子的眼淚還沒掉下來,媽媽們就先投降了。

另一種就是冷漠型。這種媽媽嚴格按照虎媽的方式育兒,對待孩子絕對不能溺愛。孩子無理取鬧怎麼辦?就讓他一次鬧個夠,哭夠了孩子自然就爬起來了。

在我看來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溺愛型就不必多說了,無底線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只會害了孩子,這個道理媽媽們都知道。

但是另一種“冷漠型”的媽媽卻越來越流行。我在網上還看到不少媽媽分享經驗,說自己就是用了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孩子哭過一次後,就再也沒有大哭過。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讓孩子不哭了,就真的好嗎?”對此我查閱了有關的權威資料。

在《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中寫道:

“讓孩子哭個夠”是最糟糕的建議,它從生物學角度上說是不對的。研究表明母親聽到孩子哭的時候,流向乳房的血液會增加,激素會刺激她抱起孩子加以照顧(此處的照顧意為安撫,不僅僅是哺乳)。

也就是說,孩子哭媽媽哄,這是一種本能,是母親和孩子內心情感的共鳴。如果我們人為地破壞這種本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哭聲免疫法的由來

這要追溯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當時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華生,曾經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

“孩子對愛的需求,源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所以母親只需要給寶寶提供足夠食物就可以了。母親不能和孩子過度親密,過度親密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使孩子在成人後非常依賴母親,從而難以獨立難以成才。”

華生提議要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和塑造,包括像對待成人那樣對待孩子,儘量不要親吻和擁抱孩子,不要讓孩子坐在母親大腿上,不要輕易地滿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決不能心軟,以免他們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華生當時在美國的影響力很大,所以這套理論風靡了整個美國,接著又影響了西方多個國家。後來流行的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嬰兒獨立睡眠法等,其核心思想皆源於此。

華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徹底貫徹了自己的理念,結果他三個孩子全得了抑鬱症,大兒子自殺身亡了,二女兒也多次自殺,小兒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捨才能生活。

從華生自己的經歷來看,也徹底宣告了哭聲免疫法的徹底失敗。

孩子哭是一種語言,是和大人的交流方式。

孩子的語言遠不如我們豐富,所以可也就成為了他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從我自己的育兒經驗來看,孩子哭大多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一種情感和生理的需要。他可能在告訴你:“我哪裡不舒服”或者是“我餓了”。

我們想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哭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交流方式。有時候孩子和我們說話時,我們有可能在看抖音刷影片,無動於衷。但是孩子一哭,我們立馬就放下了手中的手機。

孩子哭需要我們做出反應,在這個過程中親子之間的信任也就產生了。如果我們放任孩子不管,孩子要麼哭的更厲害,要麼閉上嘴巴不再哭泣,成為“不會哭的孩子”。其實無論哪一種結果,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已經受到了破壞。

遇到孩子哭,我們該怎麼辦?

1、絕不可以放任不管。大部分時候,孩子哭是需要的你的訊號,我們首先要回應孩子。這個時候也是我們和孩子建立信任感的好時機。

2、讓哭聲“飛一會”。如果的確是孩子的要求有些過分,比如還要買家裡已經有的玩具等,我們可以先讓他哭一會,讓他的情緒發洩一會,然後再慢慢的和他講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3、不要被我們自己的情緒帶動。如果孩子在外面哭鬧,有些父母覺得這是很丟人的事情,就會情緒失控,自然也就沒法同孩子好好溝通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哭聲不再是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但不管是哪種方式,父母的理解和及時迴應永遠是孩子最看重的。

10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女性“中年油膩”的三個特徵,真希望你一條都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