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愛和自由(珍藏版)

孫瑞雪

46個筆記

第三版前言

作者的真知來自於實踐。她說,兒童的智力來自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成人無法替代;個性跟創造力之間是畫等號的,創意不能教;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個沒有玩過水、玩過沙,沒有領略過大自然的美,沒有和同伴追逐嬉戲過,沒有發自內心大笑過的孩子,雖然渾身披掛著知識,卻可能離真實、幸福很遠。

第一章 兒童帶著什麼來到這個世界

[插圖]

兒童時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種“灌輸”,而是需要條件準備,兒童會自己吸收。遵循這個發展規律,孩子就會發展得很完善。

人們從不會為一個孩子長不大而擔憂,但卻從不認為精神的種子曾在兒童內心存在過,從不認為兒童內在也有一個自然、有序的成長過程,它只需要我們提供一個適合發展的環境。在兒童的精神上,我們一直在充當一個角色——“造物主”。

我想如果人只有一個大腦而沒有感官,讓大腦為這個世界服務,使它成為工具,我們的痛苦可能會少很多,但我們還有感覺、心理、精神和心靈,我們必須尋找到我們自己,才不會痛苦。人的發展、人的精神必須從感覺中發展並由感覺伴隨著。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

如果我們瞭解兒童成長的科學規律,讓兒童按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他一定會成為人才。兒童的自然發展規律一旦遭到破壞,他整個發展都不會正常,包括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說:“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

第二章 兒童認識世界的第一步

“智力中沒有一樣東西最初不是源自感覺。”一個孩子,一手拿著洗臉毛巾,一手拿著梳子,他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我們知道他在用嘴感覺軟和硬。遺憾的是,他的父母並不知道,沒有及時把“軟”和“硬”這兩個詞告訴孩子。有幸的是,他們沒有把毛巾和梳子拿開。

蒙特梭利在兩本書中都說:“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她用的是愛德華·賽貢(1774~1858)的一句話,那句話說:“把兒童從感覺訓練引向概念。”蒙特梭利說:“智力中沒有一樣東西最初不是源於感覺。”

詞語捕捉住了感覺,穩固了感覺,清晰了感覺,加深了感覺,使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成為明晰的屬他的物件。蒙特梭利說,這個東西就叫“智力”。智力就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

我覺得兒童整個發展的遺憾可能就在這兒。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覺的時候,我們破壞了他的感覺;另一方面就是當兒童感覺到的時候,我們沒有把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上對。配對的重要性就在於此

當孩子沒有感覺的時候,我們不斷地強制孩子,教給孩子東西,有的人話還特別多;當孩子處於某種感覺中的時候,我們不但看不到機會,反而打擾他,把他的感覺破壞掉。這樣,兒童內在的觀察和感覺,就在這種強制過程中喪失殆盡。

第三章 創造力來自哪裡

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人的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過程。但我們往往把個性理解錯了,以為調皮搗蛋、胡思亂想的人才富有個性。其實,有個性的人對世界的感受是獨特的,思維狀態是獨特的。秘密在於,事實上每個生命生來就是獨特的,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在被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被泯滅了。

:“生命的高貴就在於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生命都不一樣,對世界萬物的感知也跟別人不一樣。”

我們的教育一不小心就在抹殺個性。實際上在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這個共識就是:個性跟創造力是畫等號的。因此人的整個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過程。但是我們往往把這個個性給理解錯了,認為調皮、搗蛋、胡思亂想的人才富有個性。其實不是的,有個性的人是指在思維上、在整個生存狀態上跟別人不一樣。

假如我們今天都能做到尊重兒童,讓他們符合人的自然發展法則成長,他們每一個人可能都是富有創意的。那麼這個世界就可能產生巨大的變化。

第五章 不同品質的心理和智力

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和恐懼。這種壓力會過分強化兒童對某一事物的感覺,刺激了孩子對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認識而忽視了全部。被打罵的兒童在建立某一概念時,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個客觀的現實,而是受刺激後的事物,世界就不是原本的世界,而是經過他加工的世界,壓力使得孩子在把握事物時產生偏差,不能高度理解本質問題。苦難降臨到了孩子頭上。

你在生活中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很多孩子,你一說話他就反應。為什麼呢?除了訓罵以外,那就是大人在生活中不斷地給他強加某種東西,不斷地強加,於是就形成“一吹哨子,狗就吃飯”的條件反射了。很多孩子都是這樣。實際上兒童接受的任何東西應該透過自身的大腦。兒童的大腦執行雖然較慢,但只要讓他思維,給他機會,就會逐漸變快

生命就是這樣的。如果你感知到孩子的心理,你跟他說了,這個問題就不作為一個問題而存在了。

第七章 兒童心智發展的內在過程

後來我發現兒童的心智還沒有達到能夠用“說”解決問題的地步,他說不出來,所以他用哭來解決。哭除了表達情緒,又是兒童心智未及的一種表現。實際上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經常在強制孩子。成人壓抑孩子常常是無意識的。我們興致勃勃地說:“這件格格的好,這件格格的好……”這給丹丹產生了極大的壓力,以至於她都不能說出來,她覺得她沒有辦法改變了。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嚴謹和科學。如果你不嚴謹和科學,你可能就毀了孩子一輩子

而透過強制和權威的手段達到環境的秩序,本身就是成人內在暴力和無秩序的表現。我們需要用愛的方式,逐漸地幫助孩子形成一個有序的環境,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和孩子一起照顧環境,然後幫助孩子,讓孩子自己照顧環境。這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如

是說孩子每一階段的生命不是空白的,它是由一個又一個敏感期建立起來的。他不發展這一方面,必然發展那一方面。

在一些家長的眼裡,語文、數學成績是衡量孩子聰明與否的標準。但作為一個人要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他要掌握的東西太多了。一個人有理性的、情感的世界,這包括品質、人格、道德和審美等,這比簡單的算術認字重要得多!

第九章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處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他更愛他自己,在處理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他可能更多地從自身著想,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孩子慪氣,對著幹,他必須最後取勝。他不能作為一個成人寬容地對待孩子,容納和理解孩子。

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自己的情緒,情緒好時是猛愛,情緒不好時是猛呵斥。這樣,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先是驚嚇和糊塗,後來是揣摩和應付。

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

許多父母可能有一個錯覺:母親越愛孩子,孩子就越依戀她。我的理解是,父母越愛孩子,孩子也就越不依戀父母。因為很多經驗告訴孩子,父母是愛他的。這個經驗也同時告訴他,父母只是暫時離開,那種持久的愛的行為使孩子自己知道,不管父母到哪裡,愛是穩定不變的。所以在陌生的環境中,這種孩子更容易產生安全感,適應環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經驗,而不是別人教給的。原因是他已經建立了安全感,有了這個基礎,他也容易對別人建立安全感。而那種沒有得到父母愛的孩子,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母親一離開,孩子就拼命地哭,而且他會把這種愛胡亂地施加於任何地方,也就是到處尋找愛,討好別人,或是完全封閉自己,拒絕任何一種愛。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

一位優秀的父親或母親,他的愛的能力首先表現在他對兒童的瞭解上。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家報社的編輯,負責家庭生活欄目的內容。他說,很多夫妻產生感情上的糾紛或者家庭出現危機以後,他們處理的方法很怪,問父母、問自己的朋友,找他們出主意,但他們卻很少去看書。(這大概因為我們從小看的書都是我們不喜歡而被迫看的,所以長大後都不愛讀書了。我們為什麼要看我們不喜歡看的書呢?)一個孩子出生之前,聰明的父母會找許多參考資料來了解孩子的發展,以便具備科學養育孩子的知識和技能。我們父輩的觀念已經非常陳舊,甚至我們自己也無法預知我們的孩子將來要面臨怎樣一個社會,如何適應和戰勝他生活中的一切,怎樣做不至於使他長大後面臨一個尷尬和無措的境地。如果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自己成長的經歷,我們可以透過學習來學會愛孩子的方法。許多專家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研究兒童並如何使兒童成長得更完美的事業上,他們寫書告訴我們兒童成長的特點和規律,什麼是心智成長更健康的兒童。這樣的書很多,如果願意閱讀,每一個父母都能得到幫助。你將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這真是一個妙不可言的事情。所以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是件事半功倍的樂事。

讓一個生命正蓬勃發展的孩子用心計獲取愛是可悲的。

家長如何學會愛孩子?你必須看一些經典的書籍,瞭解兒童的成長規律和精神的建構過程,明白人類的成長實際是精神的成長過程。這樣就會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為什麼抓東西,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水、玩泥、用手抓飯吃等。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給予,當然得不到回報,你會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裡愛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70%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著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了他一腳。家裡來人時,你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客人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這些都不是愛。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第十章 從愛走向獨立

當媽媽很“倒黴”,你必須多愛孩子,不能多愛自己,因為孩子是依靠愛而走向成長、走向獨立、走向充滿幸福的人生。愛是孩子獨立的前提,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

因為我們自己也不獨立。我們在擁有孩子之前的整個生命過程可能沒有正常發展。不獨立使我們根本沒有心力來承擔人生的重壓,更談不上樂觀地對待人生,否則我們大多數人就不會在30多歲就放棄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我們精神的發展跟我們的生命、跟我們心理的發展本應是融合在一起的,本應是不分開的。但我們被分開了。孔子說:“三十而立。”這個“立”是精神的,這個“立”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上和事業上的獨立。30歲的人,如果他已經得到充足的發展,他就能夠“立”起來了,而且這個時候他將不依賴於任何一個人。這是最正常最完善的發展過程。獨立是孩子和成人實質性的區別。

愛使人獨立,獨立使精神發展,愛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有了愛,才談得上獨立。

我們原本想,當我們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們會更愛我們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比我們成長得更好,但我們卻做不到。因為我們的童年大都成長得不好,那些不好的東西已經作為潛意識積澱在我們身上,我們也在用這些東西對待孩子。

愛孩子首先意味著不能忽視孩子。愛不是偶爾關心,不是心血來潮,更不是偶爾的恨,一種用“打”來發洩的恨,儘管你說這是因為愛他,恨他不爭氣。我跟很多人說:“凡是打孩子、罵孩子的人,不用說,你問一下他的父母,他的父母絕對打他罵他。毫無疑問。他絕對把這個方法又用在他的孩子身上,世世代代就這樣延續下去。”看看周圍人們的臉就知道。得到充分愛的人,不但是按事情規律行事,也是平靜的、體諒人的、想幫助人的。大人小孩都是這樣。而那些所謂的添麻煩的“老孩子”,既不是正常的大人,也不曾是正常的孩子。

現在人們常說要培養天才兒童,依我看,正常兒童我們都極難看到。家長把自己沒實現的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被拔苗助長成一個早熟的成人

“婚姻是什麼?自由、快樂、幸福,還有生命的重新開始。”

愛,首先是一種感覺,一種細微的情感,一種心的投向和歸屬,那投向中有一種安全感、自由感、輕鬆感、幸福感,一種完整的、被解救的感覺;愛,其次是一種給予的幸福,因為你曾感受過愛,知道被愛的感覺。而給予,就是愛的內涵

這樣的發展軌道必須有一個條件:就是這個孩子擁有了自己的自由,這個自由,是心靈的自由。比如說這個孩子此刻的願望是玩水,玩水是他此刻發展的需要,但他內心裡有個不讓玩水的管家。

這個孩子以後會怎樣?這個孩子如果長久地受到壓抑——自己壓抑自己,她的人格發展和能力發展會有非常嚴重的障礙——這種壓抑一定是連續性的行為,它不可能是偶然的。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兒童的成長,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思維上,都是一個趨向於獨立的過程,他會沿著這條路不停地走。他為著自己的獨立會冒很多險,會進行各種探索。到30歲的時候,就能獲得完全的獨立,就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奉獻給別人,奉獻給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阻止了他,那麼對這個人來說他就沒有了自由,也就沒有了獨立。沒有獨立,也就沒有了真正的生存能力、學習能力、發展能力。

蒙特梭利說:“奴役和依賴的危險,不僅在於白白浪費掉了生命,導致軟弱無能,而且正常人的個性發展中,也明顯地表現出令人遺憾的墮落和退化。我指的是那種盛氣凌人和專橫跋扈的行為。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的無理要求您怎麼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