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發生矛盾時,我們可以採取三種方式。

1.先安撫情緒,再講道理

有一天,我帶兒子去三坊七巷玩,當時,我點了一份扁肉,當時,老闆娘不知道天天不能吃,就把扁肉放在天天面前,天天動作很快,一瞬間把扁肉推到我面前,剛上鍋的扁肉,可想而知有多燙,我怕他燙到,就生氣的對他說:“天天,你不能這樣,你這樣會燙到媽媽的,……”,聽完我的批評,孩子的眼淚在打轉,我又繼續說:“你不可以這樣……”,我說完後,孩子嚎啕大哭,邊哭邊說:“我討厭媽媽”。

後來,我很後悔,在孩子的情緒制高點時,沒有及時安撫他的情緒。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情緒安撫,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無論你的建議有多好,他都無法聽進去。

有一次閨蜜對我說,在飯桌上,優優不愛吃青菜,於是,爺爺批評了他。優優生氣了,眼淚在眼睛裡打轉,這時,媽媽對優優說:“優優這沒什麼,不要生氣”,結果,優優更生氣了。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講大道理對是沒有任何用的,只有處理好情緒,孩子才能接受你的建議,這是大人、小孩通用的一個點。

當孩子處在情緒至高點的時候,我們需要反映孩子的情緒,“天天,你是不是覺得很難過?”當父母反映孩子的情緒時,孩子就開始軟化,開始將自己的難過表達出來,“對,你總是不在乎我的意見”當孩子發洩完自己的情緒後,你可以用引導的方式去詢問孩子“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景是,你覺得怎樣做會更好呢?”透過情感引導的方式引導孩子,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再提出你的一些建議,這時孩子會更好接納你的意見。

當孩子知道自己和自己的感受都很重要,媽媽為他的感受付出時間和精力時,孩子才會更懂得接納自己的情感,並透過適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2.把孩子當成擁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尊重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你只能聽我的,你的意見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在孩子與同伴搶玩具而發生矛盾時,我們總認為這有必要嗎?讓給其他孩子玩一下有什麼關係?

在這裡,我們停留一下

試想,當一個成年人來,到你家裡時,當他看上了你珍貴的項鍊時,這時,他提出要你把項鍊給他,你會作何迴應?你會說沒關係,送給你吧?還是說不行,這是我的東西!

雖然,孩子的玩具不如我們項鍊的貴,但是,玩具是孩子的所有物,孩子有不願分享自己所有物的權利。

當父母強制的孩子分享時,孩子會形成資格感缺失綜合症。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維護自己權利的資格,長大後,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一輩子活在自卑之中。

在孩子分享或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詢問孩子的邊界以及孩子的意願度,讓孩子認為自己有拒絕的權利,在孩子的意願度範圍內分享,孩子才會形成完整的人格。

聖誕節那天,我準備了聖誕節的糖果。兩個鈴鐺的紅色襪子,一個紅色的雪花襪子,三個襪子裡分別都裝滿了同樣的糖果。當時,我把一個雪花襪子和一個棉襖襪子送給朋友的兩個女兒,把另一個鈴鐺紅色襪子給了兒子。當時,朋友的女兒很喜歡鈴鐺襪子,於是,提出了讓天天跟她交往。

一般情況下,家長們的普遍做法是強迫孩子的進行交換,而當時我的做法是,我對朋友說我問一下我兒子,我低下頭詢問兒子:“天天,妹妹說想跟你換襪子可以嗎?”孩子果斷地回答道:“不要,天天不想換”。

聽完兒子的回答後,我抬頭抱歉的對朋友說:“不好意思,我兒子不想換。”朋友聽完後,笑了笑,這件事情就過去了。

當孩子受到父母的尊重的時候,孩子才會勇敢的表達自己的需求,維護自己的權利。

有一天,在和天天逛街的時候,當時我把一整條古街都逛完了,我推著車子正準備往回走。這時,天天突然叫起來,媽媽,我們要去哪?

我疑惑地說,我們,回家呀?孩子說,可是我還想再逛一圈。當時我很糾結,因為逛完一圈,我的腿都快斷了。然而,因為孩子平常很少提要求,同時,這個要求並不過分,於是,我滿足了他的要求。我說:“好吧,那我們再逛一圈吧。”

滿足孩子的前提是,孩子不是一個無理取鬧的人,不會經常向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請求。在孩子小的時候,有一次他想吃棒棒糖,當時他已經買了第2個根了,超出了我規定的範圍,當時,他在地上打滾,我默默的坐在地上等他打滾。孩子哭鬧完後,發現媽媽不願意滿足他的要求後,於是,爬起來跟我一起回家了。

當孩子明白父母的邊界在哪裡,孩子就會根據父母的反應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調整,這就是邊界。

當孩子已經有了邊界,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我們就可以對孩子的要求有一些彈性滿足。

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認為受到尊重,因此他會收穫自尊感,擁有完整的人格,遊刃有餘地應對未來的生活。

3.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很多父母在孩子淘氣時,通常都做法是告誡孩子,你這個不能做,你那個不能做,但是,卻從來不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於是,淘氣孩子重複犯錯。

喬治想要給小弟弟拉開門,想要把自己玩具給哥哥玩,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媽媽一直批評孩子的行為,但是,卻從來沒有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於是,孩子還是延續之前的錯誤行為。

在孩子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教會孩子他們需要知道的知識。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把玩具給別人玩的時候,你可以對哥哥說:“哥哥,我的玩具給你玩!”而不是把玩具推給哥哥,這樣哥哥會以為你想打他,他就不想和你一起玩了,我們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方式,孩子面對人際關係時,才會更好的與人交往,與人相處。

有一次,我帶孩子去杭州,在去之前,我明確的對孩子強調了我的要求,“寶貝,媽媽帶你去開會只有一個要求,在會場上你不能大吵大鬧。”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不配合你,更多時候是父母對孩子限制太多“你不要大吵大鬧,你不要跑來跑去,你不要…,你不要…”限制太多,等於沒有限制,孩子會認為自己被限制住了,很不自由,於是,放開了自己,不管不顧。

除了限制不要太多,更多時候,我們還需要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有一次,我帶兒子去三坊七巷吃扁肉,滾燙的扁肉上來了,我兒子知道不是自己吃的,於是,賭氣的將扁肉迅速推到我的面前。我嚴肅的對兒子說“天天,你不能這樣,媽媽想吃,自己會拿,你這樣子,萬一燙傷自己,或者燙傷媽媽怎麼辦?!”當我批評孩子的時候,老公制止了,他說你不要這麼嚴厲。

老公不喜歡我管兒子,因為,小時候他的媽媽就沒有空管他,所以,他不喜歡我管孩子,覺得孩子寵一寵就好了。這就是典型的父母沒有邊界,孩子也沒有邊界的例子,於是,孩子傳承這樣的狀態一直延續下去。

佛羅倫斯說:你需要教會孩子他們應該知道的知識,當一個媽媽沒有教會孩子煮飯,結婚後,孩子們就會很崩潰,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竟然還要煮飯。

當佛羅倫斯25歲女兒做出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時,佛羅倫斯的眼淚在眼睛裡打轉。她說:“25年,我溫柔的糾正,不斷的練習,25年後,成果體現了,這是值得的。”

大學時,有個舍友,媽媽非常寵溺,幫忙鋪床,幫忙洗衣服,擦桌子等。後來,媽媽走了,她望著軍訓剛換下來的衣服發呆,她把衣服泡在洗衣盆裡,然後,眼淚一滴一滴的滑進洗衣盆裡。

我們需要告訴孩子他們應該知道的知識,當孩子離開我們也能生活得很好時,這就是我們成功教育的所在。

一天早上,我指著桌上的兩種不同的蛋,對兒子說,“天天,紅色的是雞蛋,綠色的是鴨蛋”。於是,兒子明白了紅色是雞蛋,綠色是鴨蛋。

我們需要告訴孩子他們應該知道的東西,不論是生活常識,還是與人相處技巧,這是我們必須教會孩子的生活技能。

4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期生理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