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子小內向怕見生人,不喜歡和陌生人玩;
受小朋友欺負時不敢大聲講理,更不敢反抗;
不願意跟小朋友多交流,跟老師亦是如此;
平時喜歡哭,挨訓時低頭不語,甚至會發抖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起採訪裡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
我主張孩子四歲上下就要開始體育專案了。只要他的肌肉有力量了,他就會有一種控制感。相反,渾身都是懈肉,胳膊跟柴火一樣,那這種孩子你天天教育他勇敢是沒用的,尤其是男孩。
其實,孩子在運動的過程當中會有各種體驗,有成功的體驗,更有失敗的體驗,運動過程當中磕磕碰碰是在所難免的,運動過程當中遇到挫折立馬爬起來繼續進行,這就是對孩子心智發展最好的鍛鍊。
我們讓孩子學習體育、強身健體,並不是讓他恃強凌弱,而是讓他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和資本。
因此,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膽小,可以選擇性地讓孩子參加運動來鍛鍊他的肌肉控制感。但也不能操之過急,我們建議先從體適能訓練開始。
一定有很多人好奇,孩子膽小懦弱和運動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呢?
在運動館,我們看到有小朋友在走平衡木的時候哇哇大哭,也有小朋友在爬行的時候時不時摔倒,這樣的小孩讓他去參加報個籃球、足球、游泳等專項運動試試?估計上幾節課,孩子就跟這幾項運動徹底絕交了。
體能是所有運動專案的基礎。體能訓練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運動模式,培養正確的運動技能,也能幫助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身體強,孩子對自己更有掌控感。
讓孩子積極投入到運動當中,和膽小說再見!
孩子對這個世界瞭解到什麼程度,往往取決於他有多大的勇氣和信心。但是孩子的勇氣不是與生俱來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對孩子的勇氣進行提升,比如鼓勵孩子走出去嘗試,讓孩子在嘗試中不斷進步。
正如奧運冠軍蔡贇所說的:“運動其實對於孩子的精神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讓孩子參與運動可以得到很多東西,不僅是反應能力、身體素質的提高,還包括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讓你知道該怎麼去面對、去解決、勇往直前,而不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