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彤的媽媽自己經營著一個母嬰店,平時媽媽都是帶著小彤在店裡上班。
媽媽把小彤的嬰兒車放在收銀臺旁邊,收銀臺正對面有個大大的電視。有顧客來的時候招呼顧客,沒有顧客的時候就照顧小彤。有時候,媽媽正在招呼顧客,小彤就在旁邊哭鬧,為了不影響生意,媽媽就會把電視開啟,讓還躺在嬰兒車上的小彤聽電視的聲音。
等小彤會坐了,小彤坐在嬰兒車上,嘴巴張開著,眼睛盯著電視看。媽媽覺得這個時候的小彤真乖,還特意給小彤選動畫片看。而此時的小彤還不到1歲。
隨著小彤慢慢長大,到了該會說話的月齡了,其他同齡孩子都可以指著東西說出名字了,可是小彤卻連“媽媽”都還不會叫,這可急壞媽媽了,以為孩子哪裡發育滯後了,帶著小彤去看醫生,醫生一句話讓小彤媽媽恍然大悟——原來是過早給孩子看電視造成的。
很多人不解,不是說想讓孩子學會說話,就要讓孩子多聽聲音嗎?看電視時接收到的詞彙還不夠多嗎?為什麼電視看多了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印刻效應。
什麼是印刻效應1910年,德國行為學家海因羅特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親後邊。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活動物體,它也會自動地跟隨其後。尤為重要的是,一旦這小鵝形成對某個物體的追隨反應,它就不可能再對其他物體形成追隨反應。用專業術語來說,這種追隨反應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而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它只承認第一,無視第二。這種後來被另一位德國習性學家洛倫茲稱為“印刻效應”的現象。
醜小鴨的故事就是證明印刻效應的:一個天鵝蛋被放在鴨蛋堆了,孵化出來後,第一眼看到是鴨子。於是小天鵝就跟著鴨媽媽生活,直到自己長大了,才發現自己是美麗的天鵝。
這種”印刻效應“不僅存在於低等動物裡,而且同樣存在於人類之中,包括人類的嬰兒。
嬰兒降生後一個半月左右,耳朵基本上能聽到聲音,眼睛也能看見東西了。如果這時就給他看電視,嬰兒的頭腦裡就會刻上電視的印跡。
這樣的話,嬰兒就會認為電視才是他的”媽媽“,對母親的聲音反而會變得沒有反應了,即使母親把看到的東西講給他聽或給他唱歌,他也會無動於衷。
低於2歲的孩子不能看電視嬰兒大腦因電視而產生的這種“印刻效應”,大約發生在他剛一出生到兩歲左右這段時間裡。
經常看電視的嬰兒到了兩三歲時,通常會表現出以下的傾向來:
(1)不會說話;
(2)不能注視母親的視線;
(3)活動劇烈,無法安靜;
(4)喜歡電視中的廣告,愛哼唱廣告音樂;
(5)獨立能力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6)不知道什麼是危險的事情
我們應該知道,嬰兒不能看電視的原因,不僅僅是指他只是單方面地接受電視語言,沒有說話的機會,而使得語言會話功能發展遲緩;除此之外還有更嚴重的危險,即印刻式危險。
被這樣撫養的孩子,會對母親的呼叫不予理睬。要扭轉這種狀況,則需要利用錄音機,事先錄好母親呼叫孩子的磁帶,然後反覆地放給孩子聽,漸漸地,母子對話的通道才會被開啟,孩子也才會回答母親的呼喚。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地對待電視現在是電子時代,每家每戶都有電視和智慧手機,電子產品充斥在我們生活裡,除了2歲以下的孩子要避免看電視外,我們不可能完全讓孩子不看電視,當然家長在這方面的引導工作也很重要。
1、控制看電視的時長
大家都知道長時間的看電視,會嚴重影響視力。
美國眼科學會(AAO)為看電視提出建議:運用“20-20-20”法則: 每觀看電視螢幕20分鐘,便把目光轉向至少20英尺(約6米)遠的地方,眺望至少20秒。
2-3歲孩子看電視時間以20分鐘為宜,一般不要超過30分鐘。3歲以上的孩子,差不多每天45分鐘左右。待到學齡兒童,一天看一小時足夠了。
2、控制離電視的距離
我們經常要求孩子看電視的時候,離電視遠一點。其實眼睛並非離螢幕越遠越好,如果離得太遠,孩子看不清螢幕,反而會加重疲勞感。
比較權威的說法來自國際電影和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的30度理論,即電視寬度所佔眼睛視角的最佳角度為30度。換句話說,觀看電視的合適距離=螢幕對角線長度*1.6。
所以,如果你家的電視是55寸,即對角線長度為1.4米,孩子的最佳看電視距離是2.2米左右。
不過,上述公式針對的是成人的用眼習慣,具體到幼兒身上,可能需要適當調整。家長不妨參照上述標準,詢問孩子的觀看感受,與孩子一起找到最舒適的觀看距離,上述標準可以適當放寬,等到小學以後再按這個標準執行。
3、控制看電視的內容
一般給孩子看的電視都是動畫片,但是不排除有些動畫片有很多暴力的鏡頭,所以我們應該留意孩子看的動畫片的內容,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動畫片,這樣我們就能知道孩子平時喜歡什麼,也可以借動畫片的內容來拉近跟孩子之間的距離。
4、多帶孩子去戶外玩耍
孩子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會想看電視?無聊的時候。
如果有人陪他玩過家家,有人帶著他玩積木,有人和他一起做運動,那麼他是沒有時間去想看電視的。
為了“觸景生情”,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在家裡待太久,而應該多帶孩子到戶外去,一則外面沒有電視可以看,二則外面的世界那麼精彩,遠比電視精彩多了,孩子是想不起來看電視的。
5、多陪孩子看書
很多人說現在傳統圖書正在被淘汰,畢竟書也可以電子化了。但是我反而認為現在是傳統圖書正好的時代: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有那麼多適合孩子閱讀的書,以及那麼多適合各個年齡的孩子購買書的地方。
哈利·波特現象就證明了傳統書的魅力是無法被取代的。
即使是現在電子產品滿天飛的時代,還有那麼多的孩子會被傳統圖書所吸引。我們只要帶孩子多去書店、多看書,孩子自然而然會愛上看書的。要知道養成一個愛看書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的。
書籍也會是讓孩子遠離電視的一個重要幫手,讓我們給孩子製造更多跟書籍親密接觸的機會吧。
最後電視是把雙刃劍,利用好了會讓孩子瞭解更廣闊的世界,利用不好就會成為傷害孩子的幫兇。不要過早地讓孩子接觸到電視,電視再精彩,也無法取代父母跟孩子之間互動所帶來的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