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過大年#
“沒有人是靠著手機考上大學的”,這是那些禁止孩子玩手機的家長,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開始聽到的時候,覺得有點道理,後來仔細想想,這不過也是一種極端的想法。
“不讓小孩子接觸網路和電視,她們怎麼跟上時代的發展”,這是另一種反對言論,看似在反對前者所說的“手機有害論”,但是這樣的想法是不是也是在過分擔憂呢?
小時候的我們會下意識地模仿電視劇中的人的一言一行,甚至還會從看電視學會做人。
小時候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學著認字與普通話,因為有字幕和標準的普通話配音,幼兒園入學前我們就可以認識很多字了,這在當時還能算是很亮眼的那種。
小時候看那種尋親的節目,才對人販子建立起概念,對被拐走的生活有恐懼,就一直很小心了。
以前全紀實頻道上面放的國外紀錄片,也真的很開闊眼界,有記錄孕婦生產的,那時候就也有代孕的了,所以才能在一二年級的時候知道代孕的概念了。
還因為一些普法欄目劇,我們開始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做了甚至還要坐牢,看著長輩做很多事情自己心裡也會有一杆秤,知道這樣不好,不要學習。
學校裡有些老師勾心鬥角針對誰,和家長什麼關係,也都在心裡偷偷有了想法。
還有透過看電視劇,也能對自己長大以後的生活有一個大概的想象,從而害怕自己會怎樣,渴望自己想怎樣,慢慢增添刪減完善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網路會讓我們變得更好,網路並不一定的有害的、糟糕的、帶來負面影響的。而如今,部分家長還是把手機與網路視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這又是為什麼呢?
現在電視劇水平確實遠遠不如我們小的時候,熒幕上大量的綜藝也確實沒營養,網路上的各種短影片也是良莠不齊,真的不適合教育小孩。而我們小時候的電視劇,進口動畫片是被認真篩選過的。
這樣看來,還是時代變了,孩子還是那一個個機靈的孩子,大人卻開始被自己的古板思想給束縛住了。長成了大人的孩子也開始為下一代擔憂起來了,他們的憂慮有跡可循,卻又有一點杞人憂天。
有人現身說法,以自己身邊的事情為例子,他覺得中產階級的孩子的世界遠比大家以為的廣闊,他說朋友的孩子們有四五歲就開始攀巖的、世界各地旅遊的、確信自己一定要當藝術家的、想當運動員和飛行師的(已經被送去學開飛機了)。
小康家庭,有去學圍棋的、學程式設計的、學動漫的,就他所知都是孩子自己喜歡的,父母也支援的。
家庭能力更往下的,有開始cosplay的,每天跟天貓精靈猜謎語玩的很開心的,自己弄了個兒童縫紉機cosplay愛麗莎的。
更更偏下一點,鐘點工或水泥工的孩子,有小小年紀就抖音直播的,努力表演的、翻山越嶺去探險的、8歲就會自己學寫程式碼的。
大家現在所遇到的問題80後和90後和00後都遇到過,每一代人都覺得下一代要完蛋了。但生命力是很強悍的,小孩子真不是白痴,不是看了幾部電視劇或者沉迷網路就徹底沒救了。
在以前的成長的歲月中,大家還會把孩子送去戒網中心呢;90後非主流火星文時期網際網路炸成什麼樣了啊,都覺得90後要死要活的;00後誰又沒嘲過呢?熊孩子罵了十多年,還不是成了健健康康的年輕人?像那些看喜羊羊長大的,當年誰沒嘲過呢?現在去網上搜,你還能看到上一代人憂慮的言論,但你不是還好端端地思考起未來和下一代的教育環境問題?
教育當然是有鴻溝的,受時代影響也是巨大的。但請相信生命,不要結果導向,不要覺得每個孩子都必須成為中流砥柱或精英不可,不要覺得時代是線性的、一直向你我以為的方向進步的;不要過早憂慮,不要攻擊,靜靜等他們長大。
時代提供了更多選擇是真,越來越窄也是真。但孩子是會長大的,孩子真的不傻。你在八歲內心會隱約懷疑和明白的事,他們也會在八歲隱約明白和懷疑。
成長就是成長,成長是有跡可循的,姑且把未來放心地交給孩子,世界說到底,也不是孩子能搗毀的——世界是那些長不大又佈滿偏見的老人家搗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