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樂樂這個三歲的孩子可不得了了,電視上播放的天氣預報,他能記住十幾個城市的名字,連順序都不帶錯的,還有去和奶奶坐公車,他能記住十幾站的站名,因為車廂裡會有廣播不停的播放車站名,他聽多了就記住了。還有時不時的拿起媽媽的手機刷抖音,網路流行語用的非常“6”,有次媽媽讓她自己穿褲子穿鞋子,他表情黯然,來一句“媽媽我太難了”,把媽媽給逗笑了。

好像小孩子學東西非常容易,也非常好學。但是為什麼上小學進行系統的學習後,卻反而厭學了呢?

父母對孩子及學習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

阿德的媽媽是個溫柔的售貨員,雖然職業所限,媽媽陪小阿德的時間不夠長,但是隻要有時間,媽媽就帶阿德去她工作的超市,教給他這是啤酒,那是零食,阿德反覆的問著媽媽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媽媽就不厭其煩的教給阿德物品名稱,很快阿德就認識了幾百種貨品,慢慢的阿德上學了,遇到不會的,媽媽也會很耐心的教他。阿德在幼兒園的表現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連老師都認為阿德是個“知識淵博”並且“特別愛學習”的好孩子。

阿德的朋友小雷就不如阿德知道的多,小雷在家經常有“十萬個為什麼”問媽媽,但是媽媽忙著手頭的事,要麼聽不見要麼讓他走開別耽誤大人做生意,所以,小雷雖然也很有好奇心,但是沒有耐心教他的“媽媽老師”。時間久了,小雷認識的物品,以及積累的知識,就不如阿德多了。於是小雷得到的小紅花,總是不如阿德的多。

如果父母對孩子學習的激情,是積極響應的,並且創造條件也要孩子去學習新內容的,那麼孩子也會感受到來自爸媽的鼓勵和督促,自己也會更加積極的學習新內容。

父母覺得學習過程艱苦,潛意識也傳遞給孩子

或許父母那代人的求學過程比較艱辛,學習也非常枯燥,於是認為學習過程很艱苦,並且自然而然的將這種對待學習的認知,傳遞給孩子。這就相當於孩子還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枯燥,父母就先為孩子設了一個假想敵,然後沒有害怕的孩子,也會隨著學習深度的增加,認為爸媽說得對,於是漸漸變得厭學了,因為爸媽告訴他“學習很苦的嘛。”

李良的爸媽來自遙遠的四川山區,那裡空氣特別好,但是特別窮,李良的爸爸媽媽通過刻苦的學習,才終於在高考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考到北京,於是對李良的教育十分嚴格,爸爸媽媽擔心李良的成績不好,上不了好大學。於是在平時交流,以及教育李良的時候頻繁的“憶苦思甜”,讓李良漸漸對“學習”這件事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感。本來時代發展到現在,教育方式進行了較大的變革,老師不再是“填鴨式”教育,但是勝在老師的教育方式,比較活潑,所以李良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枯燥”,另外,李良爸媽擔心李良課堂上沒聽懂,報的課外輔導班,那裡的老師更是使出渾身解數,讓孩子理解課堂上的知識點。

所以,李良在“爸媽說學習很枯燥”和“自己感到還好啊,上課挺有意思的”之間來回搖擺,不知道該信誰的。漸漸地,李良確實感到“力不從心”了,他感到爸媽說的話要應驗了,因為學習確實“好枯燥啊”。

父母是孩子學習路上的領路人還是擋路人,取決於父母對學習的觀點

都說父母是孩子求學路上的領路人,此話還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道路上,起到的作用是積極的,那麼父母就是領路人,如果父母沒有起到積極作用,說父母是孩子求學路上的擋路人,也絲毫不為過。

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指出,孩子的學習技能就像生存一樣,是本能,也是他們獲取自由的一種手段。於是他們不知疲倦的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習吃飯,學習其他技能,不怕摔倒不怕困難。

而孩子在三歲開始就萌芽出對文化知識的興趣,他們對一切帶字的東西敏感,比如電視,比如紙片,比如書,甚至玩具或零食的包裝袋。在四歲半進入閱讀敏感期,喜歡聽故事,喜歡看帶圖畫的繪本,喜歡鮮豔的字型。六歲開始進入文化敏感期,中國的小學入學年齡也是六歲,此時的孩子喜歡聽喜歡讀詩詞這種有韻律的知識,孩子的心智就好像一片沃土,正在等待老師或者家長細心地用大量文化知識播種。

按照孩子的生長規律,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對知識極度渴望的時期,但是為什麼你我身邊總是有很多厭學的孩子?他們對於文化知識的熱情被誰扼殺了呢?

答案不是別人,而是“自以為是”的父母。

父母在家不是看書學新知識,而是玩手機;

孩子問個問題答不上來,還不自己查查給孩子解答,而是粗暴的讓孩子自己去查。

孩子想要買套書,由於是全套,價格比較貴,父母覺得還不如買點吃的喝的,於是粗暴的拒絕了孩子的請求,理由是:你藉藉其他孩子的吧,反正你看完也就沒用了。

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父母所表現出來的種種消極態度,決定了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你認為學習無用書籍無用,他慢慢也會這麼認為;你認為問題隨便查查就行,他慢慢也會這麼認為;你認為作業可做可不做,他慢慢也會這麼認為;你認為玩手機更有意思,他慢慢也會這麼認為。

所以,別怪孩子厭學,先看看作為父母,有沒有做到以身作則。

父母的想法和期待,不應是孩子身上的枷鎖

很多父母自己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很一般,對待學習所用到的心力估計不足,於是在給孩子制定計劃時,過於激進,導致孩子光看就完不成,次次計劃卻次次完不成。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認為孩子能做到,比如逼孩子六點起床背誦單詞。

希望自己不用說,孩子就能做到獨立和自主。

希望自己說兩句,還是就能體會到自己想說的,然後就辦到了。

只能說,這樣的父母註定是個“失敗”的父母,因為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的口舌之快,是取不到成績的,尤其孩子小的時候,理解力執行力都不能和成人比,卻寄希望於一個小學生做到大人做不到的事情。簡直是“痴人說夢”。

父母的想法應該是以父母為主體,去奮鬥去實現,而不是幻想孩子去實現。

父母的期望,也需要建立在孩子的真正水平的基礎上。對孩子有期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成為孩子身上的枷鎖,讓其動彈不得。

明白學習的意義,而不是把學習當做負擔

有沒有問過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想必不同的孩子,想出的答案各為不同。

周總理小的時候“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學習上有著巨大的學習動力。

而孩子不管是因為“想要當醫生”或者“想當科學家”而讀書,都是孩子的夢想,但是學習真正的意義,是發現自我認識自我的過程。讓他們深入的考慮一下自己的學習需求,並且讓孩子感到學習是自己成長的必需,是自己的人生意義之一。這樣孩子會真正獲得學習的動力,而不是“道聽途說”的認為“學習枯燥”“雖然苦但很有用”。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描繪出一幅畫,那麼他就是一副珍貴的畫,如果潑上一盆髒水,那麼孩子只會在你肆意或者無意的描繪下,慢慢變廢。所以,一味的強調“學習很苦但很有用”,你遲早收穫一個厭學的孩子。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掃墓回來後,孩子整天哭鬧不止,被醫生提醒:有些地方別帶孩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