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生產之後需要待在家裡一個月,這期間是需要調養產後虛弱的身體,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坐月子”,現在很多人新生代辣媽都不把坐月子當回事,還沒滿月就急著洗頭,著急出門。
明星楊穎就曾在生產完的第6天就被拍到一起去逛花市,在小海綿不足百天的時候便火速回歸跑男。很多網友也是操碎了心,表示不在家嚇跑什麼,老了身體肯定吃不消。
都知道產婦需要坐月子,新生兒出生多久能帶出門呢?很多寶媽也受老思想的影響,有的到了百天還沒帶孩子出去過,除了例行打“預防針”之外,更多的時間都待在家中。
新生兒多大能帶出門?
芝芝生娃之後就一直被婆婆精心照顧著,因為自己年紀小,和婆婆之間有代溝是避免不了的,就因為坐月子吃什麼倆人就差點發生口角,很多時候芝芝也體諒婆婆,畢竟老人家的出發點也是好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寶寶滿月,芝芝開得不得了,未來的一週計劃都排滿了,芝芝閨蜜也想著要看看孩子,正好也好久沒聚了,所以便約定出去逛逛。
芝芝高興地跟婆婆訴說,想著自己帶寶寶出去,婆婆也可以休息一天,話還沒說完婆婆立馬急了起來,“你自己溜達就算了,孩子那麼小哪經得起你那麼折騰,趕緊把孩子放家。”說著便將寶寶搶了過去,輕輕地把寶寶放在床上,讓芝芝速去速回。
芝芝雖然和婆婆之間也有爭執但也沒見過婆婆對自己語氣這麼差過,所以便自己收拾收拾出去和閨蜜見面了,當了媽之後便惦記自己的寶寶,沒待多久便急衝衝回到家裡。
![](http://timg.juduo.cc/2021/01/ef3539fafeae402c88ed6bd2044e5614.jpg)
新生兒要家裡蹲嗎?
很多寶媽在自己坐完月子提議想到孩子出去的時候,往往都會遭到長輩的阻止,老人們認為寶寶體質嬌弱,加上受到天氣和汽車尾氣的影響,認為帶孩子對外界的適應能力不強,會帶來身體上的不適。
育兒專家建議,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最好不要移動位置,在天氣溫度允許、嬰兒綜合情況良好的情況下,至少要等到滿月。酷暑和嚴寒季節,出門時間要適當延後。
畢竟是老一輩人的想法,不能說毫無道理,只是她們將事情看得過於負面了,人體所需的維生素有90%都是需要透過曬太陽獲得。
多曬太陽能補充維生素幫助寶寶骨骼發育,產婦滿月後,可根據室外的溫度和孩子的身體狀況適當帶出去接觸外界環境,沒必要窩在家裡。這時需要注意的是出門前要帶好寶寶所需物品,不要被風吹到,也儘量注意過度防曬。
新生兒滿足條件可以考慮出門
滿足三個條件家長可考慮帶娃出門(寶寶狀態,與外界天氣環境,和外出時間)
1.寶寶狀態
通常來說我們帶寶寶外出要首要考慮的就是寶寶的狀態,例如寶寶的各項指標是不是達標,有沒有生病之類的,外出要選擇在寶寶狀態極佳的狀態下進行,當然如果寶寶是早產兒我們要講時間延後。
2.注意天氣環境
新生兒多久能出門沒有一個硬性的要求,只要寶寶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一般在產婦滿月後就可以循循漸進地帶出去,室外環境和室內不同,花紅柳綠的世界對寶寶神經發育有幫助,能刺激視覺神經,對寶寶視力有好處。
出行的時候要考慮好天氣和時間,一般春秋季節臨近中午最佳,這個時間段的溫度比較適宜,不會因為太冷或者太熱導致寶寶感冒,當然如果是夏季我們儘量避開中午,溫度太高大人都難以接受何況是剛出生的寶寶呢。
3.出行時間
新生兒一般體質較弱,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狀態來判斷他們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最初可以在外面呆5-10分鐘,畢竟他們需要適應外界環境。
一週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適應能力來調節室外的時長,這時候不建議去人流量過大的地方,可以去一些小區的亭子,或者是公園這些空氣相對好一點的地方。
![](http://timg.juduo.cc/2021/01/e72cc1d9f12e44bf94d6c6a7bbe29301.jpg)
延伸閱讀:夏日帶寶寶外出注意事項
夏天由於光線比較足,紫外線也相對比較強烈,這時我們家長要帶好防曬物品,我們上文提到的曬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家長別進入誤區,曬太陽要適度,夏天是個例外,長時間沐浴陽光會導致寶寶曬傷,儘量選一些可以遮擋地帶沿的帽子,或者家長使用遮陽傘。
夏季的外出時間儘量避開中午,上午最佳時間是8-10點,下午最佳出行時間是午覺過後4點之後為最佳,如果是中午出去儘量選擇在樹蔭下。
總結:
我們要根據寶寶的狀態來判別是否適合出行,有很多寶寶也會在春季對花粉過敏,如果出現這種狀況家長儘量為寶寶選擇適合的口罩,孩子和爸媽需要磨合,就像新婚夫婦也需要磨合一樣,所以寶媽們要儘量細緻觀察,瞭解寶寶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