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10歲孩子的寶媽,孩子7歲前性格活潑開朗,喜歡給大家講故事,上課踴躍舉手回答問題,回到家也願意跟家人分享校園趣事。兒子已經算是比較優秀,但望子成龍心切,對兒子要求愈發嚴格,會經常跟別人家孩子做比較,兒子考了第五名會跟他說鄰居家的孩子經常考第一。孩子背課文時會指責他聲音不好聽,要用我要求的方法去讀。以為是在鞭策孩子,其實這些在孩子心裡已經落下陰影。尤其近兩年會愈發覺得兒子會在公共場合顯得退縮,當著大家面發言的時候也會緊張的搓衣角顯得束手無措,成績也由以前的前10名退到了十五名,想跟孩子談心也不願跟我袒露心聲,沒有成果之餘我就更加焦慮,甚至想報更多的補習班來彌補自己達不到的效果,有時也會不明所以的發火,與兒子的關係已達到冰點。直到有一天兒子患上多動症,這時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大夫跟我說兒子是因為長期處於緊張的環境下才會增添了這樣的症狀,其實這個恢復起來也沒那麼難,解鈴還須繫鈴人,就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不要再像以前各種要求和打擊。我聽完緊張的心也放鬆了下來,總算是知道病因了,但是突然覺得如果不像以前那樣要求,又怕兒子輸在起跑線上,心理又開始莫名的焦慮。
直到遇到路遙媽媽的課程,仿若一把神奇的剪刀解開了我多年纏繞的心結。不能用成績去衡量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跑道和發展區,孩子就像樹苗,尤其對於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家長負責把握方向,也要給孩子一點空間自己成長。鼓勵是雨水,要在孩子擅長的領域多鼓勵,而不是一味的打擊和製造緊張的氣氛,這樣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大打折扣,因為我對孩子的長期否定,他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也就造成了孩子後期不願意在眾人面前說話了。
路遙媽媽的課程不僅從心理上解開了我的心結,從行動上,也教會了我如何陪伴孩子快樂學習。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以前會覺得學習就要板是板眼是眼,安安靜靜的背課文,讀英語,但是聽了路遙媽媽的課程覺得學習竟然還可以這樣:玩中學英語,空氣法聽英語電影,竟然我也有想跟著一起表演英語對話的衝動;歷史鋪墊三大底層思維,對歷史小白和邏輯思維不是很好的我竟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的改觀都很大,更別提孩子。我不再拿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了,而是拿他的優點去鼓勵他,其實以前兒子朗讀課文還不錯,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只是我要求太高了,現在我不再以自己的方式去要求他,而是用欣賞的眼光看他,聽完路遙媽媽的歷史課程我邀請兒子一起表演歷史故事並誇獎兒子的表演很到位。時間長了,兒子又喜歡上了演講和表演,在我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兒子的表現反倒一直在進步,而且有時也會向我詢問是否有改進的意見。慢慢的,我們不僅回到了健康的母子關係,兒子的多動症也在逐漸減緩。
孩子少兒時期給他們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真的很重要,有些父母認為打擊式教育會讓孩子低調不驕傲,但熟不知這種教育會給孩子心理留下不可治癒的陰影。少兒時期被否認和不自信的影子將會伴隨孩子一生。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一味否認自己的孩子和製造緊張氣氛,不要把自己的焦慮轉移給孩子,而是應該用鼓勵的眼光看待引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