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湖南襄陽的一隻被虐傷的流浪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流浪貓被挖去眼睛,剪去耳朵,之後,拋棄。讓人聽來不寒而慄,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幹著一種視生命如草芥的事情。甚至,在幹這件事時,心跳正常。

這種事情,早在幾年前的某大學生向黑熊潑硫酸的時代,都讓大家唏噓不已。

聽後,大家共同的想法,“可恨,可惡”。但郭德綱曾說過一句話: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大家在抨擊這個可恨的虐貓者的同時,我們思考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反過來可恨之人也必有其可憐之處。

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來評價,當一個人開始虐待生命時,他的死本能已經超過了他生本能。他對生死的本能反應已經扭曲,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障礙。而從精神分析角度去理解,他的某種本能需求在特定階段沒有被滿足,甚至很受壓抑。

就像是電影《沉默的羔羊》中,漢尼拔能夠精準的分析一個人的心理。從一個人的行為中能透徹的推斷一個人的犯罪動機,他甚至能隔著柵欄,一個小時內把一個人說得悔恨,自盡。而他本身雖時一個精神分析專家,又是一個殺人兇手。這就詮釋著:有時候,一個人的高智商,精準專業能力並不能彌補扭曲的心理。即便他是精神分析專家。

那麼,誰能讓一個人心理扭曲,無視生命呢?可能是家庭,可能是社會。例如現在說得很熱的代孕,暫且不去說代孕是否符合倫理,法律,單從代孕後被遺棄的一部分孩子來說。他們出生就被踢皮球一樣來回踢,沒有關愛和溫暖,沒有所謂的各種關鍵期的幫助與發展,之後是社會上的一系列鄙視…如果真的,他受到了無數創傷,有一天他對生命產生的無視,甚至是蔑視,他們受傷後的心將是多恐怖,而他本身更是受害者。

是呀,我們無從知道哪個“可恨”之人是在哪一次創傷中變了,但是我們始終知道,父母是孩子在創傷後的那根救命稻草。或者說是他們,心理的最後一堵牆。在這裡他們可以在幫助與引導下,不崩潰,慢慢修整!

既然父母是孩子的最後的心理屏障,那如何做,才能讓孩子不成為這種可恨之人。繞開這種極端的虐待生命的可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最起碼,父母自己要去學習與思考,讓自己心靈充盈。可以是各種方式,閱讀,聽課等。再者父母一定要願意為孩子付出,並讓孩子看見,懂得父母的付出。如果孩子有出現輕視生命的兆頭,及時去溝通,去尊重孩子的情緒。做好引導!

總之,教育孩子沒有捷徑,而陪伴,關注孩子成長,特別是心理的成長,是每一個父母一直要學,一直要做的一件事情,能不能培養棟樑是其次,首先必須是心態正常,敬畏生命的生命。否則,欠孩子的陪伴與珍重遲早是要還的。

看熱鬧的同時,思考我們的教育!

9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被別人打了,媽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