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幼兒家長這樣的談論:
我家的寶貝會數數了,從1數到10;你們家的寶貝都會數數了,從1數到10!真厲害!
我家的寶貝會講英語了;你們家的寶貝真厲害,會講英語了!
我家的寶貝會背《唐詩三百首》了;你們家的寶貝太牛了,都會背《唐詩三百首》了!
。。。。。。
你或多或少會經歷過這樣的聊天場景,其實孩子會這些技能確實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這也是現在社會重智育的必然產物。很多家長聽到或者看到這些現象後,都會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指導思想,讓自己家的寶貝不斷地去學習或提升一些技能。但是其實對於一個處於學前教育的孩子來講,他的起跑線其實是行為習慣的養成,自理能力的塑造。這才是對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起跑線。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自理能力的塑造不用去培訓班,不用請輔導老師,因為他的課堂就在生活中,家長是最好的老師。
一、要引導自己的孩子樹立自立的意識
家長要學會放手,避免讓孩子引起誤解,自己不會、不能、甚至不願做的事情都會有家長幫忙協助解決。而是應該引導孩子梳理我已經長大了,自己能照顧自己,自己能服務於自己的自理意識。
二、提供機會讓孩子多參與、多實踐、多體驗
提供機會讓孩子自己決策自己的生活安排,能提供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判斷、選擇和解決問題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實踐與體驗,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為幕後的把關者。
三、成長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地等待
成長需要時間。孩子可能拿著筷子卻夾不起飯菜;可能想穿衣服卻找不到衣袖的入口。這個過程中,家長必須具備:不可能一次就會、就能、就成功的心理預期,坦然並淡定的面對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煩躁、不耐煩、專注時間短等現象。多鼓勵、激勵表揚、安慰孩子,幫助孩子循序漸進地做到更好!多傳遞信心,建立孩子的自信。
四、家長配合好幼兒園的教學節奏,保持學習力與行動力,一切全靠堅持
幼兒園是孩子接受專業教育的重要陣地,家長需充分配合,使得在幼兒園所學能有所延展、有所應用、有所鞏固。同時家長又是引導的核心,家長自我的提升與完善,決定了塑造孩子自理能力的效率與效果,因為在引導過程中需家長融會貫通、形式豐富的去傳授知識、技能與方法,更需要持之以恆的學、做、教。
自理能力的塑造用一句電影裡的臺詞:他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不屈的精神。更是一條孩子贏得未來的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