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可複製的溝通力第二講——生活中有哪些不尊重的溝通方式》的有關“尊重”的講述,感觸頗深,反思自己,存在很大問題。
001 尊重概念
尊重他人,就是從他人的視角去看他們經歷的一切,標註(體會)他人的情感。
002 不尊重種類
貼標籤、忽視、威脅、評判、攀比。
貼標籤——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是可以改變的。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也有共性,學會直面內心的衝突。
忽 視——對對方情感的忽視和漠不關心,在孩子身上表現為不愛、溺愛。要關心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體會她的感受,讓她感覺到被愛,從而更加自信。
威 脅——這種方式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降低對方的人格,破壞與你之間的尊敬和信任。
評 判——不斷的給別人下定義,評判對方,時間長了,若是孩子,這些就進入到了潛意識中。
攀 比——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003 收穫
真正的懂得了不尊重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生活中一定要避免這些不尊重的言行和舉止。
004 學以致用
想起了以前曾經說過:“人家誰誰誰做作業做的那麼快……”,而孩子會立刻反駁:“那就讓她快去唄!人家誰誰誰的媽媽根本不像你怎樣怎樣……”聽到這些,你會非常生氣,但是這不正是自己說話不合適,帶來的嗎?孩子的這句話不就體現出了叛逆嗎?因此,孩子叛逆的實質是來自於家長不合理的溝通方式。一定要學會跟孩子進行有尊重的溝通。
威脅也曾經在我身上體現表現的淋漓盡致,經常說:“如果你不這樣做,那咱們就怎樣怎樣……”哎,真失敗啊,這樣降低了孩子的自尊,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總是覺得孩子缺乏自信,自律性差,不就是給孩子貼標籤嗎?要學會傾聽,關注孩子的感受,用正確的方式跟孩子交談,樹立她的自信。
有時候在想,愛孩子,就要尊重她,體會她的情感。這麼棒的孩子,因為你忙,因為你沒有耐心,因為缺少你的陪伴,變成叛逆,沒有自信,缺乏正確的價值觀的孩子,那該多麼的後悔和傷心啊。
如果擔心的話,那就從今天開始行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陪伴,關心,鼓勵,支援,最重要的是——尊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