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來問:
寶寶能不能吃零食呢?怎麼吃零食?
零食!這是每個孩子都非常喜愛的,也是很多時候的幸福回憶,但現在物質豐富了,很多媽媽擔心孩子零食吃多了不但影響正餐的食量,還會導致營養失衡,因此多半拒絕給予孩子零食。
其實,大多數媽媽的想法是一樣的,認為零食有百害而無一益。不論是從身體健康還是行為教養的角度出發,她們都不願意給孩子吃零食。難道,零食真的那麼不可取嗎?
QA&
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零食?
一般來說,正餐以外的食物都可以叫做零食,1-2歲的孩子每天除了吃3次小份的正餐最好再有2-3次的零食。如果小朋友正餐飲食質量不盡如意、又或者在正餐之間會感到飢餓,那麼此時零食就可以幫助小朋友補充身體的能量,甚至補充一天飲食中所缺乏的營養成分。
根據美國兒科協會編制的食譜中推薦的點心(供媽媽們參照):
8-12個月:1/4杯切成丁的乳酪、1/4杯酸奶或切成丁的水果、1塊磨牙餅乾或者薄脆餅乾;
1歲(體重大約9.5千克):一片土司或者全麥鬆餅、1-2大湯匙乳酪或者花生醬、2-3大湯匙水果/漿果;
2歲(體重大約12.5公斤):4片抹有乳酪或者鷹嘴豆泥的餅乾或者1/2切碎的水果或漿果、1/2蘋果(切片)或3個李子,或1/3杯葡萄(1切碎),或1/2個橙子。
那寶媽應該怎麼選零食呢?
第一、有機產品在國外主流國家是中高階消費者首選,大自然的味道對寶寶尚未發育完善的腸胃是最好的保護。建議優先選擇有機食品。注意有機食品在產品名稱上有“有機”兩個字,還有第三方認證機構的有機認證,每個產品都有防偽標貼,一物一碼可溯源。
第二、注意產品執行標準,儘量選擇嬰標產品,嬰標要求非常嚴格,對新增物等都有明確要求。像麵條、泡芙、小饅頭等都有嬰標,但一些核桃油、胚芽米等還沒有國標,需要未來標準的逐步完善。
第三、看配料。不要選擇添加了防腐劑的產品,儘量不選擇新增香精的產品。不新增白砂糖更好。
第四、看營養成分表。要遵循營養成分搭配合理,低鈉的原則。
有了這四個方法,你一定能給寶寶選到健康營養又美味的好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