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家孩子從幾個月就開始流口水,現在兩歲了還是流,每天換好多條口水巾,換好幾件衣服,是不是腸胃不好?”

“我家寶寶七個月了,已經出牙了,喜歡咬東西,還流口水,有什麼辦法不流口水嗎?”

“寶寶一歲多了,還在流口水,有時候還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正常嗎?”

……

寶寶流口水大多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發育較快的孩子一歲半時就會停止流口水。隨著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大部分孩子在兩歲之前,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嚥動作,嘴邊也不再溼嗒嗒的了。

以下屬於正常現象

6個月時,寶寶飲食中逐漸開始補充含澱粉等營養成分的食物,唾液腺受到食物的刺激後,唾液分泌明顯增加,此時的寶寶,口腔小而淺,吞嚥反射功能還不健全,不會用吞嚥動作來調節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會流出口外。

另外,不少寶寶喜歡吸吮指頭、橡皮奶嘴等,這也會刺激唾液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寶寶通常在6-7個月長第1顆牙齒。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從而刺激牙齦上的神經,也會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分泌增加。

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長輩看到小寶寶流口水,不僅不皺眉還會流露出喜悅的表情,因為寶寶長牙可是件高興的事情呀!

當口水流得太多,或持續至三四歲的時候,就要排查原因,進行相應地干預。

口腔炎症

口腔記憶體在皰疹或潰瘍,疼痛導致流口水,此種情況建議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和治療。

口肌鬆弛

寶寶如有吸吮無力,吃奶時間長,同時伴有抬頭、翻身、獨坐、爬行等大運動發育落後的表現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口肌功能評估,必要時進行專業的口腔按摩和大運動康復訓練。

口肌敏感度低

家長可用手指、海綿棒、手指刷等按摩口腔內不同位置,以及用不同溫度、乾溼度的物件按摩面部及嘴周圍的肌肉,可以提高口肌的肌張力及敏感度。教小朋友吃完東西后用舌頭掃口腔內剩餘的食物,以加強對口腔的感知。

不知道口水流出

如果小朋友達到一定理解能力,當流口水時,要告訴ta“你的下巴溼溼的”,要ta自己拿紙巾或毛巾擦掉,訓練小朋友的自覺性。

不懂吞口水

教小朋友吞嚥的概念,一起望著鏡子練習咬食物和吞食物的過程,讓小朋友摸著喉嚨,感覺食物吞下的過程。然後教小朋友練習吞水或果汁等流質食物,最後可教小朋友在口中無任何食物或飲品的情況下吞自己的口水。

頰肌、唇肌或舌體肌肉鬆弛

當寶寶的頰肌、唇肌或舌體肌肉鬆弛時,容易流口水。多做口肌運動,如使用飲管吸吮(針對3歲以上小朋友的訓練,飲些如酸奶等密度較高的食物)、吹泡泡、吹羽毛、吹哨子、嘟起嘴巴發“U”、咧起嘴巴發“I”、用舌頭舔果醬等,以訓練頰肌、唇肌及舌體肌肉肌力。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愛笑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差,想要培養"樂觀"娃,巧用ABC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