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給孩子讀繪本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的規律:讀了幾年的故事繪本之後,大概5歲左右的樣子,孩子會把興趣轉向科普繪本。
科普繪本又是另外一個浩瀚的海洋。
大多數科普繪本是給5歲+的孩子的。
而很多科普繪本,雖然內容細緻豐富,卻缺乏總結和概括,尤其對基本的科學概念缺乏簡單清晰的闡述。(就是用易於孩子理解的方式,去說清一個大的也是基礎的科學問題。)
因此孩子需要透過大量閱讀,掌握好多例項,才能慢慢去理解一些基礎的科學概念。
那麼有沒有適合更低齡的,內容更簡單清晰的科普繪本呢?
有的,羽佳推薦大家給孩子選一些“極簡科普”繪本。
極簡科普,就是用“極簡”的方式,來“科普”一個科學概念,一本書,只說“一個”主題。
“科普”的方式通常是講故事,在故事中融入科學知識。
雖然“知識點”不多,但這種方式非常適合孩子去理解一些大的科學概念。
比如我們分享過的《大爆炸》,就是一部宇宙極簡史。
還有前不久推薦過的《誰吃誰》,是一部關於生物鏈的極簡科普。
今天,羽佳再給大家分享一部講述人類(脊椎動物)演化的極簡科普——《我曾經是一條魚》。
封面就挺“極簡”的,書名也很容易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我曾經是一條魚?那麼“我”是誰呢?現在“我”又是什麼樣子呢?
同時,這也是一本經得起推敲的科普作品,還有過不少獲獎經歷。
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書中看看吧!
以下圖文涉及劇透(有刪節),加粗字型為繪本原文,其餘為解說。圖片來自繪本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
環襯上佈滿了魚,不過其中有一條不太一樣,似乎長出了4條腿,你找到了嗎?
故事開始:
我曾經是一條魚。
可我厭倦了游來游去。
於是,我長出了4條腿。
後來我長出了一些毛髮,還學會了爬樹。
可是突然有一天,隨著一聲巨響,一切都亂了套。
等到周圍平靜下來,我的身體有了新的變化。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越來越高,也越來越聰明瞭。
我失去了身上的毛,也不能只靠香蕉填飽肚子了。
於是,我學會了打獵。
後來,我建了一座房子。
一直不停地建啊建啊……
誰知道以後還會發生什麼,也許將來我會飛翔。
不過,有趣的是,曾經,我只是一條魚。
故事結束。
--------------------------
人類是怎麼來的?
這是孩子肯定會問的問題。
羽佳沒想過,這個問題還能用如此簡潔清晰的一個故事來說清楚。
故事結尾魚缸裡的一條小魚,完美地跟開頭呼應。
原來,家裡養的一條小小的寵物魚,也能幫我們回答孩子關於生命的問題。
本書故事雖然極簡,但作者並沒有滿足於僅僅講完這個故事。
書的最後,作者給孩子們描繪了地球生命簡史的時間軸。
還在最後的“作者筆記”裡,講述了關於“演化論”的重要補充。
整本書的配色也極盡簡潔,僅用紅藍兩色,搭配黑色的線條來完成。
生動又富有創意的圖畫,讓整本書更加靈動有趣。
本書作者湯姆·沙利文是美國童書作家、插畫家,本書是他的首部圖畫書作品。
在這個有些滑稽可愛的故事中,藏著的是複雜而深刻的生命課題。
一條魚厭倦了游來游去,於是勇敢地爬上了陸地……
一切從這裡開始。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在不斷變化,慢慢成了今天的樣子。
“我”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一切皆有可能。
那麼,作為生命長河上的一個點,你,是不是也要敢於想象和創造夢想呢?
最後羽佳還想補充一句,“極簡科普”雖然對低齡友好,但對大一點的孩子也並不勸退,因為它的編排和趣味性也都非常優秀,而且通常會蘊含一定的哲思,這些大一點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感知。
書名:我曾經是一條魚
主題:科普、勇氣、趣味、創意適合年齡:3-6歲亮點:圖文極簡、淺顯易懂、有趣可愛
推薦指數:四顆星,推薦購買
喜歡的,下面即可購買:
本文圖片來自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