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現如今大多數的孩子已經習慣了聽從父母的安排,按照父母給自己的規劃做事情,這種孩子的生活被父母完全支配,他們在長期的環境之下,逐漸形成了“凡事找媽媽”的習慣。

我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孩子的身上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配角綜合症”。

他們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未來的人生就註定只能做別人的配角。這是父母最為擔心的也是無法快速解決的問題。

“你怎麼回事兒?怎麼又開始吃零食了?不是早都說過了這種東西不能吃嗎?還有你的東西怎麼不收好?你去把這些都做了,才準備和我出去。”浩浩媽媽訓斥道。

孩子在媽媽的驅使下去做了這些事情。好不容易出了家門,媽媽卻告訴浩浩:“你不準和小朋友一起去踢足球,這樣你會摔傷,你也不準和他們一起打遊戲,這對你眼睛不好,你也不能去買零食,這對你身體不好。”

浩浩聽到媽媽的這些話以後卻露出了愁苦的笑容,只能緊緊地跟在媽媽後面聽從媽媽給自己找一些她覺得能做的事情。

浩浩非常羨慕別人家的小孩子能夠自由自在地在外面玩,但是他也害怕自己和別人說話。

畢竟別人很有可能會嘲笑自己,還有可能因為他們玩的東西自己從來沒接觸過而出糗,所以浩浩只能聽媽媽的話,做一個媽媽喜歡的“乖寶寶”。

相信這個場景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或者聽到媽媽的諸多叮囑,這些內容大多數都是關於孩子的行為規範的。

媽媽總是擔心孩子有危險,所以經常告誡孩子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

我們能夠理解父母的擔心,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父母的這種努力把孩子變成乖寶寶的方式,實際上正在一步步將孩子推向萬丈深淵。

因為父母打造的符合自己心中期待的“乖寶寶”的方式,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因為這些孩子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有“配角綜合症”。這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什麼是“配角綜合症”

關於“配角綜合症”在心理學家的研究中,有過最為明確的表示,心理學上認為,孩子如果長期處於一個特定的環境中,並且周圍不斷有規定者提出一定規則,會讓被參與者產生一種退縮感。

這種退縮感會讓被參與者在遇到問題時,選擇逃避或者說躲在別人後面的方式去面對問題。

當孩子有這種“配角綜合症”以後,他們的行為會變得較為奇怪。無論面對任何問題,他們能夠看到的往往是最壞的結果。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往往想到的第一個處理方式就是,退縮或者找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去解決問題,但實際上這些人也並不能夠完全幫自己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內心就會產生落差。

“配角綜合症”的孩子有這些表現,父母別忽視

不會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

“配角綜合症”的影響之下,孩子們的思考主動性會下降,他們從來不會主動積極地去思考問題,反而是在問題來臨之時,產生焦慮不安的感覺。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大多數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尋求他人的幫助。而當他人無法幫助自己的時候內心就會因此而焦灼,甚至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

內心極度缺乏自信

孩子的自信心並不是父母給予的,而是必須要在生活當中不斷地去培養,當有些孩子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積極的去解決問題,而是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做到。

在這種自信心的缺乏之下,他們的內心會對未知的事情產生恐懼。這種內心極度缺乏自信的感覺也會讓他們,在與別人進行交往的過程之中被別人看不起。

內心極度缺乏自信,有可能是來自於孩子,天生的性格內向,不擅長與人打交道,但也有可能是因為父母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之中,總是透過打壓的方式讓孩子獲得成長。

殊不知採用這樣的方式,往往反而使得孩子,變得更加不擅長社交。

父母必須要了解到,孩子的“配角綜合症”更大程度上是來自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的這種負面情緒。

對父母的依賴過於嚴重

有些孩子被稱之為媽寶的原因就是在於,他們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請示自己的父母,只有父母獲得了認可並且贊同的事情,他們才能去做。

這樣的孩子往往是缺乏創造力和主動性的,他們認為所有的事情,不需要自己去選擇和判斷,只需要根據父母的意願去做事情,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事實上這類孩子在進入社會以後,會面臨更大的挑戰。當孩子對父母依賴過於嚴重的時候,父母不應該因此而感到高興,反而是應該去思考,這背後所表達出來的資訊是多麼的危險。

如果孩子一味的依賴父母,當父母不能夠成為自己依賴,或者當他們產生懷疑的時候,父母與自己之間的關係就會瞬間產生偏移,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世界觀的崩塌。

“配角綜合症”不可怕,學會應對是關鍵

相信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或多或少的都會遇到一些帶有“配角綜合症”的孩子,這些人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這些人處在這樣的角色之中,還為此感到洋洋自得。

畢竟自己不需要面對外面世界的紛繁複雜,可是這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卻是反方向的。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去應對這些“配角綜合症”呢?

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心

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心,這是我們首先要做到的一步。雖然說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心是,說起來非常容易的事情,可是父母想要做到卻並不容易,因為父母並不知道孩子是否真正缺乏自信。

他們只是認為,孩子對於自己的依賴只是一種親子關係的融洽表現,其實就是他們不自信,不能夠自己去解決問題,所以才會依賴於父母。

要想幫助自己的孩子找回自信心,首先要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如果孩子對於某一個事情表現出來了極大的興趣,那麼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嘗試,而不是讓孩子躲在自己背後等自己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以後,才讓孩子來看這件事情的結果。

父母也可以讓孩子與更多的人產生互動關係,不要一味地依靠別人,而是要主動的參與到這場互動活動之中,也可以讓他們逐漸建立起自信心。

引導孩子思考問題、做出決定

有些孩子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他們不思考,並不是因為自己不會思考,而是因為有更優秀的人,比自己思考得更加全面。

在生活當中,人們對於優秀的人往往是稱讚的,對於次要的人往往是忽略的,這就會讓孩子逐漸地放棄思考問題做出決定。

要想改變這一點,父母必須要積極主動的去引導孩子去思考這個問題。

當問題產生的時候,以各種各樣的角度去讓孩子參與到這個問題的每一個環節,讓他能夠了解到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到底會有哪些。

孩子不喜歡做決定,就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決定不那麼自信,父母可以透過孩子的錯誤決定去反向鼓勵孩子。

當他們做出錯誤決定的時候,不要急於去批評他們,反而是告訴他們雖然決定是錯的,但是你做出這一步已經很棒了。

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父母對於孩子之間的教育,往往體現在自己與他平時的交流當中。

父母會告訴孩子:“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依賴我是沒有問題的。”但實際上孩子對於父母的依賴,必須要有一定的界限。

如果他們對父母過於依賴,就會讓自己變得畏首畏尾。

教會孩子學會獨立自主,並不是真正地讓他們變成一個。思想獨立行為也獨立的人,而是在生活當中的小事。去告訴孩子這些事情。是你自己可以做的。

當你自己可以做的時候你不要依靠父母去幫你做,而是用自己能夠想到的所有辦法去解決。只有讓孩子明白獨立自主所產生的良性效果,能夠給自己帶來滿足感的時候,他們的自信心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

“配角綜合症”的出現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一個現象,

當這種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不要去懼怕,反而是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找到一個最適合孩子的方法,幫助孩子走出“配角綜合症”。

讓他們能夠快速地融入到集體當中,並且能夠找到自己身上的優勢與特點,將其放大,使得自己能夠在群體當中大放光彩。

全天下的孩子都是聰明的,只有父母不瞭解自己的孩子的長處,才會讓孩子陷入我們所認為的無用論當中。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給悲傷一個笑臉——《外婆住在香水村》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