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兩天讀到一部古代的典籍,裡面談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其中談到的“四不責”,叫我深有感觸。

什麼是“四不責”呢?

古人認為,在以下四種情況下,不能責備孩子:

第一、無意犯錯不責。

孩子犯錯,有故意犯錯和無意犯錯之分。故意犯錯是有意的、惡意的行為,這個行為是不能原諒的,應該嚴厲批評並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保證下次不再犯錯。但有時候孩子犯錯是無意的,是不可能預料的。

比如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位母親和十歲左右的兒子在買菜,孩子拎著一袋雞蛋,一不小心,雞蛋掉在地上摔碎了,這本來是無意犯錯,不想這位母親對孩子破口大罵。

對待孩子的無意犯錯,不能批評責罵,而是要引導提醒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避免以後發生類似的錯誤。

孩子無意犯錯,如果我們大加批評,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以後一旦發生無意犯錯的事情,他就會刻意隱瞞,不會和你及時溝通處理。

第二、眾人面前不責。

總有些老師和家長喜歡當眾教訓責罵孩子,以為這樣一來可以樹立自己的威信,二來可以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但是在古人看來,這是不適宜的。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我們被人當眾批評責罵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和心理呢?

小孩子也一樣,當眾責罵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出現兩種情況:要麼自我封閉,膽小自卑;要麼破罐子破摔,失去廉恥之心。

這樣的例子絕非沒有。一個班級裡,那幾個經常被當眾責罵的孩子,有幾個有自尊心的?有幾個有廉恥之心的?

眾人面前不責孩子,這是古人的觀點,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這樣的教育方法。對待犯錯誤的孩子,最好是私下單獨批評教育,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第三、吃飯睡覺不責。

吃飯睡覺是一個人日常的重要活動之一。飯吃好了,覺睡好了,身體就健康,心理就健康。

不過有的人在吃飯時或睡覺時喜歡批評責罵孩子,這樣做是不正確的。

吃飯是孩子攝取營養、保障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如果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批評責罵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心情,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從而影響孩子吃飯。

同樣,晚上睡覺的時候責罵孩子,會使孩子難以安眠,影響身體健康,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我在小時候就有好幾次睡覺前被家長打罵,很是難過傷心,久久難以入睡。

別以為我是小題大做,吃飯睡覺時責罵孩子未必有那麼嚴重。但是我還是贊成古人的做法。雖然一時半會看不出有多大影響,但是經常這樣教育孩子的話,還是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影響的。

第四、悲喜疾病不責。

孩子在高興的時候,心情愉悅,情緒高漲;傷心的時候,淚流滿面,情緒低落。這時候,孩子如果忽然受到責罵,情緒就會大起大落,容易造成氣血阻逆,落下病根。因此,孩子高興的時候,我們就要鼓勵孩子,孩子悲傷的時候,我們就要安慰孩子。

孩子即使犯了過錯,但是如果他正處於生病的狀態,也千萬不要責備。

生病的時候,是孩子身心最脆弱的時候,這時候往往需要家長細心的照顧和安慰,因此孩子處於生病狀態,也千萬不要責罵孩子。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育兒觀念不同,婆婆跟兒媳婦之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