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一哭就手足無措,是餓了、困了還是尿了?新生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新生爸媽的心,你有沒有被寶寶的各種表現而焦慮不安?如果有,一定要學學美國頂級兒科醫生哈韋.卡普提出的新生兒5s安撫法,一定會讓你驚喜無比!

1.Swaddle 襁褓包裹法

襁褓包裹可以關閉或者說抵消新生兒的驚跳反射,從而避免嬰兒產生不必要的啼哭,提高睡眠質量。具體做法如下:

A 把毯子的一角往下折,把寶寶放在毯子上,脖子與摺痕平齊。

B把寶寶一側的手臂拉直,然後拉緊同側毯子一角,向對側偏下方包過來;

C把毯子的下方向上包,穿過寶寶的肩膀折到背後再拉緊,固定他的另一隻手臂;

D接著把毯子的另一角向對側對摺,然後下面的角向上拉起,包到寶寶的背後,拉緊,一直繞到寶寶身體面前,塞到縫隙裡。

注意:Karp教授指導意見是,襁褓包裹的時候一定要裹緊,使嬰兒的雙臂豎直緊貼身體,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另外,只有在嬰兒煩躁和睡眠時才需要被包裹在襁褓中,而不應該包裹一整天,以免過熱。

2.side-on 側臥或俯臥

仰臥無疑是嬰兒最為安全的睡眠姿勢,然而卻是最糟糕的安撫姿勢。要安撫寶寶,側臥或俯臥是最有效的。在上一步包巾包裹好後,把寶寶側臥或俯臥,寶寶會立刻就安靜下來。這個姿勢被稱作“逆向哺乳抱法”。這對寶寶來說是非常管用的一種姿勢。

請記住,側/臥位的姿勢僅適用於在寶寶清醒,父母監督的狀況下才可採用。一旦寶寶安撫後準備入睡時,必須幫助寶寶以仰臥位姿勢睡覺。對於一歲以前的寶寶,這條是必須遵守的黃金定律!

3.Shush白噪音

與傳統觀念相反,嬰兒不需要一個完全安靜的睡眠環境。一般約50分貝的噪音,像是把水放在臉盆時的聲音或者是吹風機的聲音都可以安撫嬰兒,常用的長聲“噓……”“嗚……”也能湊效,他們聽到以後往往便會安靜。

一旦嬰兒開始平靜下來,製造的聲音需要漸漸輕柔。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方法對年齡越小的嬰兒越有效。超過1個月,可能就不太管用啦!

4.Swinging 搖晃

子宮裡的生活是非常不穩定的。因此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他們更喜歡被輕微地晃動。需要注意的是:出於嬰兒安全考慮,搖晃的力度要輕,幅度要小。若劇烈地晃動嬰兒,搖晃時間在5-15或20秒,每秒晃動2-4下,可引發嬰兒搖晃症候群(Shaken Baby Syndrome),造成孩子的腦損傷、失明、癱瘓、抽搐痙攣乃至死亡。

5.Suck 吸吮

這是寶寶的終極安撫法,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除了哭鬧之外唯一的表達方式,他們天生就喜歡吮吸奶瓶、母親的乳房、手指或奶嘴。

但是不建議一遇到問題就用乳頭去安慰。卡普博士認為吮吸是在前4個方法充分合適地運用後,再加上的方法,也是“蛋糕上的糖霜”。

卡普認為,在遙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要懷孕13個月才算足月,但是由於足月生產的胎兒體型過大,不利於生產。為了更好地生存,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了10個月。所以說其實每個人出生時都早產了3個月。所以,在寶寶3個月以內,爸爸媽媽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堅持,寶寶回報你的,遠超過你的想象。

9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別動不動就說“毒繪本”先搞清楚繪本如何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