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做針線活的年輕母親(Young Mother Sewing)瑪麗·卡薩特1900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次觸及到家庭的煩惱時,人們總會想起這句話,似乎這句話已經成了安慰劑。

這個家,就是常常被提及的“原生家庭”,即當我們還沒有獨立,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當局者迷,身在原生家庭的時候,我們還無法察覺自己受到的影響之大。

但當我們開始獨立生活之後,當你某一刻六神無主,當你某一刻歇斯底里,當你某一刻痛哭流涕......你腦海裡可能瞬間浮現一些零碎的片斷,你似乎活出了父母的某個模樣。

有人會說,明明是你自己慣下的毛病,為什麼總是甩鍋給原生家庭?你很難不把矛頭首先指向原生家庭,在所有人與外界因素裡面,父母跟我們接觸最多,對我們的影響最大,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映入我們的腦海裡,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鐫刻在我們的骨髓裡。

最關鍵的是,你怎麼解釋,為什麼我們在暴怒、軟弱的那一刻,彷彿看到了熟悉的影子?那時候你卸下了所有的偽裝,暴露出你最裡層的一面,它就是父母陪伴你時的所有記憶的縮影。我們必須承認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的性格底色。

然而,父母在你的人生畫板上,畫上了濃重的幾筆,當你察覺到的時候,你完全可以用你自己的筆,重新繪製一副風格不同的畫像。如果你不重新繪製呢?那當你組建新家庭之後,你的子女將會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另一個你。

當我脫離原來的家庭,又重新組建了新家庭,並且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我逐漸意識到,在舊的原生家庭裡面,我是那個“被影響的小孩”,我的很多性格特徵、行為習慣,很大程度上沾染了父母的模樣。而現在,我在新的原生家庭裡面,我成為了那個“影響小孩的人”。

換言之,每個父母,正在建立著以自己為主的原生家庭。你在做,孩子在看。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是有些慌亂的,我用顯微鏡,認真地審視自己的缺點,越想越大汗淋漓。如果我原封不動地把這些缺點,展現在我的女兒面前,那麼她的一半模樣,將是現在的我,另一半則是她媽媽。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必須讓所有的傷害到我為止,療愈自己,把傷口結成的痂,化為厚重的盔甲,讓自己的小孩穿上所向披靡。甚至,為了讓子女比自己更加出色,我們不僅僅要把自己恢復為“正常人的水平”,更要超常發揮,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從而成為自己子女的榜樣。

對每個父母來說,教育子女是一場很好的修行。因為子女成長的過程,很大機率會把你自己碰到的問題再經歷一遍,比如練習一門技能半途而廢、早戀、不喜歡學習、找不到自己熱愛的事業等等。

如果你自己的生活都一團糟,對於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很多問題,沒有以身作則的示範,那你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是很吃力的,因為你不是榜樣,你想不出什麼好的說辭,更沒有躬體力行,自然無法說服你的孩子。

當你為一些問題發愁的時候,最好想到,或許有一天你的孩子,也會碰到同樣的問題,這時候如果你還繼續陷入糾結、痛苦的話,你該如何去教育子女呢?

為父則強,為母則剛,你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成為孩子的榜樣,意味著,父母要做好自己,並且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樣一來,當子女在碰到很多困惑的時候,你可以分享自己的經歷,提出自己的建議,孩子就會覺得很有說服力,你的躬體力行,將是他們很好的參考答案。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好的父母,願意改變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成為幸運的人。

推薦閱讀

11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有限管教,讓孩子學會如何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