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小的時候其實對錢是沒有什麼概念的,當他們開始提一些關於金錢的問題,父母的答案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可能對孩子的價值觀產生終身的影響。

有個媽媽跟我分享了她的育兒經,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花錢很厲害,有一天看她給妹妹穿自己的舊衣服,於是問媽媽:“媽媽,為什麼不買新的?”媽媽趁這個機會教會了女兒一個道理。

媽媽的話讓女兒知道省錢了

1.爸爸工作很累

2.你上一節課花幾百塊,爸爸只能掙二十塊錢

3.不缺錢也要懂得節約不能浪費

另一個媽媽也非常會教育孩子,孩子班上有個同學經常炫耀自己家開BMW,她家裡雖然有三輛車,但是孩子也到了愛攀比的年齡,有一天問她:“咱家為什麼不買一輛法拉利?”這位媽媽是這樣說的。

過去我們都知道智商高可以讓孩子考出好成績考上好大學,後來我們又發現情商高對人的影響也很深遠,其實,財商的培養對於孩子也至關重要。

在孩子三到六歲時,可能對金錢沒有概念,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從父母那裡獲得他們的金錢習慣和觀念。你有意或者無意的言語和行為都會影響到孩子對金錢的觀念,孩子都是對父母有樣學樣,所以孩子對父母學到的東西,比父母認為的要多得多。

在孩子3歲後,孩子需要知道培養的財商

1.孩子需要用錢來買東西

這個階段父母要教孩子認識硬幣紙幣上的價值,還有對應能買多少東西,可以從孩子熟悉的物品下手,比如1塊錢可以買一個雪糕,3塊錢可以買一瓶飲料,10塊錢可以買一支筆等等。

2.錢是需要工作掙到的

父母首先要向孩子描述你的工作還有工作內容,然後帶孩子在家和學校附近散步或者帶孩子到商場走走,給孩子指出正在工作的人和他的職業。比如司機、營業員。

另外,還需要向孩子解釋,有人打工還有人自己做生意,比如開飯店或者開書店。

最後,父母需要鼓勵孩子思考自己未來想做什麼職業還是想自己做生意。

3.不能想要什麼就馬上買,區分“需要”和“想要”

告訴孩子,有一些物品,不能像吃飯一樣,想要就馬上買。外出購物時,必須能區分什麼東西是“需要”的,什麼東西是“想要”的。

外出購物時,給孩子指出來什麼是生活的必需品,比如食物和衣服,還有孩子的學習用品,然後讓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東西,告訴他哪些不是必需品。

可以和孩子談一談家裡是如何決定哪樣是必須買的,哪些可以不買,什麼東西更重要,什麼東西是可以等待的。

可以給孩子畫一張畫,畫上家裡的每個房間,什麼物品是“必需品”和什麼是“非必需品”,還有家裡日常的支出和收入,這樣可以向孩子表明家裡有好些地方需要花錢,也可以告訴孩子家裡一個月的收入和支出差額。

父母就這樣一步一步的通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人和物來引導孩子對金錢的概念,幫助孩子培養財商,讓孩子知道家裡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而是需要通過努力工作才能獲取的。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念。

財商的培養是父母給孩子的一個很重要的禮物,如果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就不會亂花錢,也不會盲目攀比了,還能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什麼相比於喝母乳,喝奶粉的孩子更聰明?原因與爸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