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從小被父母嚴格管教,好不容易長大成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以為可以獲得父母的誇獎時,卻又發現自己的孩子,搶走了本屬於自己的注意力。
看著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一派和睦溫馨的場景,我們不由地懷疑,自己可能真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
那麼,老人隔代親能親到什麼程度呢?小潘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有種“雙標”叫做隔代親,姥爺看到小外孫後秒變臉潘潘是個乖乖女,雖然學業和事業上沒有特別高的成就,但也沒有遠嫁,而是在孃家所在的城市找了份穩定的工作,嫁給了一個普通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
這天潘潘帶著孩子回孃家,潘潘的爸爸開啟門看見女兒後順口就說了聲:“回來了”。然後就低著頭、拿著手機,準備進屋休息,這一系列動作讓潘潘這個女兒覺得自己回家彷彿是被嫌棄了。
但等潘潘回頭將孩子抱進家門的時候,潘潘的父親看到小外孫後臉上頓時“陰轉晴”,那模樣簡直就是秒變臉,瞬間綻放笑容,飛一樣地跑過來,開心的說:“哎呀,我的小寶貝回來了!想吃啥,姥爺這就給你買去”。
此時,姥姥也從臥室裡跑了出來,抱住外孫好一陣喜歡。
潘潘習慣性地拖鞋進屋,默默地放下帶來的東西,看著祖孫三人有說有笑,真是被父母的“雙標”搞得又好氣又好笑。
隔代親是怎麼出現的?其實像潘潘家的情況,相信許多家庭都會存在。那麼是什麼造成隔代親的呢?
首先,成年子女長大後,與父母的親密關係大不如其小的時候,而當成年子女的孩子出生後,往往也會被老年人視為家族的延續,因此會越看越親切。
其次,許多老人退休後生活相對單調,成年子女往往很難專心地陪伴其左右,即使陪伴也經常會因為觀念、想法不同等原因吵架,溝通有限,所以隔代的孩子就成了老人們退休後的精神寄託。
再者,老人對待小孩的態度,不像孩子父母對待孩子那樣,時不時地板著個臉,經常因為孩子淘氣而與其生氣。相比較而言,老人更加包容,也因此更受小孩子的喜愛。
最後,人們總形容老人為“老小孩”,可見其與孩子更易溝通,也更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所以隔代親真的就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了。
隔代親的老人會有哪些常見行為?在父母教育孩子時盡力阻攔孩子小的時候難免有淘氣或犯錯的行為,但當成年子女在管教孩子時,往往會被心疼孫輩的老人阻攔,有些甚至會拿出成年子女不夠孝順、故意氣老人等理由進行制止。
對待子女與孫輩“雙標”還有的老人,正像潘潘的父母一樣,對待成年子女和孫輩完全是雙重標準。
對孩子有求必應都說老人慣孩子,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只要走進公園或遊樂場,你會發現,父母對待孩子的娛樂消費問題上往往比較理性,然而老人在孩子的開銷等問題上,簡直是有求必應。
隔代親雖好,但也要避免成為“隔代寵”人類的親情是任何感情都無法取代的,也是人們代代相傳、家庭和諧的關鍵。我們在認同隔代親的同時,老人們也要參與到正確的育兒之中,避免隔代親成為“隔代寵”哦。
媽咪有話說:隔代親是在所難免的,成年子女也要理解老人的這種心情,不要因看不慣而過度指責老人的行為。在育兒方面,更不能成為甩手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