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來越發現,許多夥伴自我成長的動力,是源於對孩子的關心。比如,許多父母都在說:為了讓孩子學習更輕鬆,我也需要學習;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走近書店;為了讓孩子有多項能力,我開始關注各種興趣班和輔導班。
讓人有一種感覺是,許多父母一直處在應急反應的狀態下。做每件事情的目的性都很強,為了孩子,圍繞孩子的需求打轉和行動。
我不禁開始思考……這樣真的有效果嗎?
我們的世界裡,難道孩子是最重要的?那麼,我們自己的位置在哪裡呢?
你花費過多少時間,為自己的興趣發展而行動?你花費過多少精力,為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成長計劃而努力?……
我們希望培養一個開朗、樂觀、自信、好學善思、興趣廣泛的孩子,然後為了這個目標東奔西跑。此時,有沒有停下來思考一下,你是否是一個開朗、樂觀、自信、好學善思、興趣廣泛的人?
個人感覺,其實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功夫是次要的,我們花在自己身上的功夫,才是真正對孩子有影響力的。
試想,許多父母經常處於各種擔憂和焦慮中,根本不是開朗樂觀的;許多父母都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自己的未來很暗淡,感覺生活都是簡單無聊的重複,哪裡有半點從容和自信;而且平時只顧著看手機、看電影、還有管教孩子,根本沒有自己的閱讀學習時間、也從來沒想過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的情況,如何去培養孩子各種優秀的品質?
所以,想要培養好自己的孩子,重點不是圍著他轉,而是讓他跟你學。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花精力去解決,而是因為我們忽略了自己。我們每天生活的態度和樣子,才是孩子真正的教科書。
孩子會聽老師的話,但孩子不會聽家長在說什麼,而只會模仿家長在做什麼。
01你對生活的態度
在面對生活的話題上,一定會談到錢。那麼,“錢對你有多重要?你的生活重心就是在忙著賺錢,是嗎?”
許多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那當然,賺錢是我生活的重心。”甚至有的人會說:“為了賺錢,我願意赴湯蹈火。”
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能說明你的價值觀是非常片面的,內在與外在的關係並不平衡。
基於這樣的理念,你更可能培養出一個為外界各種虛榮而疲於奔命的孩子。孩子可能會很“神經質”:他會因為他人的批評或者讚揚,而影響自己的情緒;為追求一次考試的成績,而過於緊張……
但是,如果你的生活不是“唯錢是命”,而是有豐富的內涵和追求,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那麼,說明你的內心是豐富而強大的。
基於這樣的認知,你更容易培養出一個能坦然面對成績的起伏,在學校學習之餘,對自己的各方面發展都有要求的孩子。
一個從容學習,並對生活有許多美好追求的孩子。
02你與外界的關係
你與外界的關係是怎樣的:
“你是否總是感受到外界的壓力?總是疲於應付老闆或領導的各種要求和指示,艱難的忙於應付各種任務?”
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你並不善於規劃生活,不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時間。
基於這樣的思維模式,你更可能培養出一個作業拖拉、每天疲於應付課業壓力,感覺學習艱難且無趣的孩子。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的要求高於外界要求的人。是一個非常善於管理時間和精力,並且每天除了完成交付外界的工作,還有很多時間專注於自己的個人目標。
那麼,說明你能瞭解時間和效能的秘密。
基於這樣的理念,你更容易培養出一個自我管理能力強,能輕鬆完成學校任務,並且經常喜歡對自己提出新的挑戰目標的孩子。
03你對待知識的態度
你對待知識的態度是怎樣的:
“你是否討厭閱讀?是否一看書就犯困,或者根本就沒辦法看完一本書?”
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你還沒有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術,無法享受學習和閱讀的樂趣。
基於這樣的能力,你不管為孩子的學習付出了多少努力,很可能都是幫倒忙。因為父母的每個行為,都是在完美的詮釋自己相信的理念。所以,你很可能培養出一個厭煩學習,害怕考試、不善於閱讀、毫無自學能力的孩子。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把學習作為娛樂,一看書就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人。
在你的世界,閱讀就是生活的必需品,你和書籍有非常好的默契。學習成長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這說明你很善於學習。
基於這樣的理解,你會很容易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愛上學習、考試和閱讀。讓孩子對知識有強大的好奇心,並且像你一樣享受學習的快樂。
是的。我們會發現,在家庭教育和親子溝通的過程中,一切外在的方法和策略都是靈活的。關鍵是心法。
如果父母知道快樂學習的秘訣,就能夠在孩子毫無覺察的情況下,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傳遞給他。
04你對待現實與理想差距的方式
你是如何處理理想與現實的:
“你是否為自己設定過目標和計劃,然後卻沒辦法做到?你是否因為自己無法達成目標,而感到自責和憤怒?你是否因為害怕失敗,而拒絕設定目標和計劃?”
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你還不擅於與自己溝通和協調。
基於這樣的思維模式,你更可能培養出一個缺乏目標感、缺乏執行力、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的孩子。
但是,如果你一個勤於目標管理、善於制定行動計劃的人。瞭解如何與自己溝通,如何自我鼓勵並善於解決問題。
那麼,說明你已經在不斷的實踐中,瞭解了自己的行為特點。而且,知道如何處理理想與現實出現差距的問題。
基於這些有效的行動哲學,你更容易培養出一個行動有規劃、善於分析和解決問題、勇於嘗試並善於自我溝通的孩子。
05小結
講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一個理念:世界上沒有教育孩子的萬能公式,想改變孩子不如先從自己著手。
父母如果將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改造孩子、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結果只會吃力不討好、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這就是為什麼,父母和孩子之間,總是因為教育的問題而進入對抗和鬥爭狀態。
父母總是認為,孩子不聽話,孩子不懂得我的苦心。其實,孩子是沒有錯的。因為他們學習到的能力,不是我們說出來的,而是源於我們做出來的。
孩子的模式,都是基於父母內心最深的信念和思維模式。所以,只要父母沒有改變,孩子就不可能真正改善。
當父母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時,起點決定終點。失敗和無休止的家庭矛盾是必然的。而且,只要父母把焦點放在管教孩子上,自然容易忽略自己的行為模式,忽略自己的底層能力。那麼,所有的行為一定會出錯。好心只能辦壞事。
但是,只要父母把焦點先放在自己身上,先解決自己的能力問題和信念問題。改善孩子的問題,就有希望。
等自己有了真實的成長和感悟,自己掌握了學習的秘訣、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弄懂了高效行動的底層邏輯。教育孩子,只是信手拈來的事情。所有教化,都可以化於無形。
因為我們的一舉一動、舉手投足,都能教育孩子。
感覺就像那句詩說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