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給孩子進行家庭訓練之前,可以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一、設定有秩序的環境 1、讓孩子建立秩序佈置一個有秩序的訓練環境,讓孩子明白玩具分類存放,這是裝積木的,這裡放彩泥的,玩了之後引導孩子收拾好,放回原處,這樣有助於孩子建立秩序意識。
2、不輕易獲得強化物建立一個孩子需要求助的環境,這樣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去找人尋求幫助,這樣建立出來的環境,就可以鼓勵讓孩子表達出來,或者用語言講出來。
比如,玩具可以放在透明的箱子裡,孩子能看到,但是拿不到。投球籃筐在屋子裡,但是籃球收起來。
二、建立積極有效的關係透過一些行為或物品,讓家長和孩子建立一個有效的積極關係,讓孩子喜歡和家長在一起。這樣可以讓孩子充分信任家長,與家長一起會讓孩子感受到舒服放鬆自己,這樣才能充分有效地參與。感受到配合家長會有更好玩的遊戲,這樣孩子就會充滿期待,積極參與,讓訓練更有效。
比如,看到媽媽放音樂就知道可以玩遊戲了。媽媽唱歌就可以跳舞了等等。媽媽拿出話筒可以開始表演了。
三、設定有效的訓練專案 1、調動孩子的興趣用一個強化物匯入,選擇孩子非常喜歡的一首歌,玩具,或遊戲等,一個儀式感的開始,讓孩子明白要做什麼。比如舉高高遊戲,高高舉起孩子,孩子開懷大笑,身心完全放鬆。
2、讓孩子提要求玩了兩次,孩子還想繼續,這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提要求做選擇。比如鼓勵孩子說出來,媽媽舉高高,然後給出選擇,2次還是3次?結束了我們就玩遊戲了哦。孩子完成之後,馬上兌現,自然匯入專項訓練。
3、訓練專案確定開始前與孩子一起溝通,提供專案讓孩子自主選擇,來確定訓練內容。如果孩子配合度不高,可以設定遊戲形式,與孩子一起交叉選擇專案,這樣讓孩子樂於接受,才會全心參與。
總的來講,家長在做專項訓練時,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做到心中有數,帶著孩子輕輕快樂地積極參與,這樣才是可持續性和有效性地訓練。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為您答疑解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