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媽之後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修養就是,如何控制情緒和剋制焦慮。特別是後者,焦慮在心裡,很容易走錯路,甚至走極端。養個孩子而已,為什麼我們會一直陷在焦慮裡?

寶寶一丁點的小事就很容易被放大,然後產生不安。寶寶長了包,我也著急,寶寶感冒了,我也著急,寶寶哭鬧我也著急。總之寶寶發生一點點小事,就會讓我心裡焦慮害怕。

其實焦慮的背後往往都是恐懼和害怕,總想著最壞的結果,並用這個結果嚇唬自己。如何改變焦慮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對孩子的過度關注轉移到自己身上。想想如何讓自己開心,去做一些有助於自我提升的事情。

為什麼會陷在焦慮裡呢?一是我們太看重孩子,比如孩子走路摔倒了,不小心磕著了,吃什麼東西噎著了,這些可能都是孩子成長路上必經的一個環節。所以不要害怕也不要太過於小心謹慎,自然就好。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世界到處都充滿著危險,但是這些危險你能全部把它清除乾淨嗎?總要讓孩子去磨練去體驗,他才能更好地成長。就像在一個無菌環境下的植物,突然接觸到有細菌的環境,那他的抵抗力自然沒那麼好。

對孩子限制太多,反而會束縛孩子,適當放手才是真愛。孩子要開門,你擔心門會壓到他的手,禁止開啟。孩子要摸魚,你擔心魚會碰髒孩子的衣服,禁止。這些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過度放大孩子面前的困難,會阻礙孩子對世界的探索,而且你也不能永遠地保護他。

我們要試著去相信孩子,相信他有應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為人父母父母,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替孩子消除他們成長路上的一切令人擔憂的事情而是為他們增加勇氣,幫助他們掌握應對的方法。

3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屈老師大班社會教案《護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