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蘇州一個外賣員在商場裡彈鋼琴的影片火了,很多人都稱讚小哥有才華。常爸看了也覺得很贊,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但在疲憊生活中還能顧及夢想的人真的很棒。
可一個在現場目睹了該事件的媽媽,卻感覺經歷了一場不亞於地球毀滅的打擊,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抑鬱情緒蔓延開來,甚至對自己一直堅持的雞娃信念也產生了質疑。
她們家有三套房,算是中產吧。孩子剛滿6歲,日常生活已經被培訓班佔滿,學琴、學外語、學書法……
看到那個小哥彈琴,她突然感覺雞娃的前景一片灰暗:
“富人家的孩子,學了琴棋書畫,能成為有氣質的富人。可窮人家的孩子學了琴棋書畫,‘大機率’只能成為會琴棋書畫的韭菜。”
“將來能預見的最可能的結局,無非就是孩子成為一個:會彈琴的寫字樓打工人,會下棋的文案美工銷售或醫生,會畫畫的加班到深夜的程式設計師,甚至心肌梗死猝在辦公桌上。”
倒不是歧視外賣小哥,但這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在她看來總歸是不太體面。所以看到小哥彈琴的那一刻,這個媽媽的內心是崩潰的——在她眼裡,彷彿坐在鋼琴面前的不再是陌生的外賣小哥,而是她未來的孩子以及她內心巨大的恐懼。
然後她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沒事了,不逼了,讓他去吧!”她平靜地問了問孩子想學哪一個,如果都不想學,乾脆都不學了。
提及孩子的未來,她的態度變成了“走一步看一步,孩子實在不爭氣,給孩子留一個坐吃山空的資本。”
言下之意是,孩子行最好,不行我也能養他。看來這是已經做好養出一個“啃老族”的打算了。
花錢雞娃也沒啥結果,不如野蠻生長。
既然瘋狂“雞娃”不可取,心易碎,那就直接走向安全的另一條路——對娃不再抱有任何期待,不看不聽不聞不管直接邁向“佛系”狀態。
換句話說也是在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動不動就冒出這樣想法的,其實不止她一個人。
日常生活中“非黑即白”的心態其實非常常見:
數學學不好,那我就不學了;
老闆批評我,大不了我就辭職不幹了;
孩子乖的時候,騎到我頭上都行,不乖了,原地爆炸我直接河東獅吼;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索性我就不管了,拉你去火車站門口要飯,自生自滅吧;
看見有娃難以忍受學習壓力要跳樓的新聞,就立即決定要順著孩子天性,讓娃自由生長,把課外班全退了……
其實我們也知道動輒就變得極端並不好,但事實上,這個鍋可能真的不該完全由自己來背。
我們生性都愛好極端2018年,英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一項針對2538名參與者的美國綜合社會調查問卷,問卷涉及人們對工作、政治等各個領域的滿意度、信任程度。
特別之處在於這份問卷的目的是考察人們的主觀偏好、價值觀,例如“你對自己的宗教信仰有多虔誠”。
結果發現,大多數美國人都更傾向於持有高於或低於中點的極端觀點。
不光是美國,後來他們又分析了第六次世界價值觀調查問卷,參與者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59個國家的人,結果是不管遇上什麼問題,大家都更傾向於持有“極端”觀點。
研究人員解釋稱,在物種進化的過程中,大多數適應性都是長期的極值定向選擇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祖先沒有進化到最好,就可能會被淘汰。
所以極端,其實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因此如果你有“雞娃不成就佛系”的想法一點兒都不奇怪。但是,如果過度堅持“非黑即白”,則可能會把娃推進火坑。
這個問題,70多年前陶行知就說得很明白了:
“我們對於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對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忽視則任其像茅草一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
過度雞娃,可能會揠苗助長;徹底散養,任由孩子自生自滅,則會讓孩子失去最佳發展的機會。
最有建設性的養育方式就是既不放縱也不過於嚴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適度”。
這個度到底在哪兒,每家每個人適合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一招吃遍天的定論,但我們可以做的事很多。
第一件事,就是父母要摒棄“非黑即白”的腦回路。
停下來,自省怎麼做呢?
常爸發現了一個非常簡潔的方式,那就是沒事兒看看“太極圖”。
“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維方式下,“all”與“nothing”的結局一樣,兩敗俱傷,如右圖。
但生活的真相就像左邊的圖,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複雜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所以,其實父母根本不需要一聽到風吹草動,就逼著自己在“雞娃”和“佛系”之間做出選擇。
我們之所以會習慣性採用“非黑即白”的決策,除了人性,更多是因為這是最簡單的解決方式。
不喜歡學習那就不學習,認為胖是醜那就瘦到脫相,這種方式並沒有解決問題。不學習也無法讓知識自動填充大腦,瘦到脫相不過是另一種醜態。極端的處理方式,沒有消滅問題,而只會帶來新的問題。
就像文章開頭那個媽媽,從雞娃到佛系,但“該怎麼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依然無解。培養孩子學藝術到底是為了升學還是陶冶情操?這些問題開啟始決定“要不要學”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想清楚。
培養孩子要有主心骨而在想“我們培養孩子學藝術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時,我腦海裡一直會冒出小小常奶奶的影子。
之前給大家講過,我小時候,爸媽是做生意的。小小常奶奶小時候家境所限,沒有上過大學,也沒有機會學很多她想學的東西——書法、音樂、英語……她並不算一個多麼聰明的人,學東西不快,但她特別喜歡學習。以前她經常一邊看著我家開的文印店,一邊聽新概念英語磁帶,雖然英語水平提高得並不快,但她不在乎,仍舊每天聽。學習這件事,常奶奶堅持了一輩子。關於學習的態度她也堅持了一輩子,不為名利只為得新知,只為那學習帶來的滿足感。
之前曬過小小常彈鋼琴,其實我家的琴用得最多的人是常奶奶。她是快60歲才開始學琴的,我們前陣子不是出了一本有鋼琴譜的古詩詞書嗎,剛拿回家,她就照著琴譜彈上了。
不光自己彈,還經常帶著小小常一起,一個彈鋼琴一個唱古詩詞。原本非常不喜歡彈鋼琴,認為很枯燥的小小常,耳濡目染之下也能乖乖坐在鋼琴前面,還能邊彈邊唱。
有時候祖孫倆還會互相鼓勵和比賽,有時會聽到小小常說:“奶奶,彈得不錯,獎勵你吃個芒果乾!”
在不帶娃的時候,常奶奶還在老家的社群報名了老年大學,學二胡、學朗誦、學書法。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日子也過得風生水起。柴米油鹽一輩子,卻也活得自得其樂。
再回到剛才的話題,如果你認為學藝術就是為了在升學時“有用”,或者真想讓孩子走藝術這條路,同時孩子也有天賦、有興趣,那就不妨多鼓勵孩子堅持一下,在“自主感、勝任感、需要感”上下功夫。事實上的確有不少人靠這條路走通了。
如果你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豐富思想、陶冶情操,那也不意味著要輕易放棄,而是應該結合孩子的天資、表現,判斷孩子是真的不喜歡了還是遇到困難了,再和孩子共同決定是換個學習方式還是徹底放棄。
如果學習總是抱著功利的目的,那心態真的是隨時隨地會崩!就像文初的雞娃媽一樣,這次是看到外賣員彈鋼琴心態崩了,下次可能是看到鄰居家鋼琴十級的小朋友沒上成重點初中心態崩了。反正心態崩是遲早的事,跟個地雷似的,就看什麼東西觸發了。
說到底,自家娃怎麼培養,考驗的是父母的智慧。
最差的狀態就是一驚一乍,一會兒雞血一會兒佛系,孩子也會變得無所適從。未來,當他需要獨立做選擇時,也會和你一樣焦慮,一樣首鼠兩端。
在孩子教育上應該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這事兒的確很難,而我的建議就是:沒事兒不妨多看看這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