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你是否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你有沒有一瞬間感到焦慮,被孩子逼瘋,被孩子氣到崩潰?反正我有……流汗,哭。#親子教育#

這位家長已經快被孩子的磨蹭憋出內傷了

這個家長更慘,心梗住院。驚恐,命確實比較重要。

這個像生活中的你麼

那如何不吼不叫不動氣地管教孩子呢?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2021年新的開始,作為一個過來人,一個孩子的爸爸,給所有的家長和即將做家長的朋友提一些建議。本篇文章文字2000加,請耐心閱讀,希望對您有幫助。

孩子最關鍵的的階段就是0—6歲,首先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也是父母和孩子磨合的關鍵期,老話講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個階段付出足夠的精力陪孩子一起成長,形成比較好的習慣和家庭教育氛圍,後面上小學以後,就會輕鬆很多。我來講幾個觀點:

一、家長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很重要

孩子出生,知道自己當爸爸媽媽了,我們很自然的多了這樣一個身份,從那一刻開始,很多家長在潛意識裡認定,我就是你的爸爸媽媽,你就必須聽我的。但是孩子會納悶,這倆是誰,為什麼說他們是我的爸爸和媽媽,爸爸和媽媽是什麼?孩子睜開眼睛的那一刻,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就像一張白紙一樣。

媽媽還好,懷胎10月,骨血相連,孩子天生跟媽媽的關係是最好的,也是他唯一能夠依靠的溫暖的懷抱。但是爸爸這個身份呢?對孩子來講,完全就是空降嘛,其實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的,大家想想對不對。

所以,我認為,父母和孩子交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們在養孩子的第一個階段需要得到孩子的認可,接受你這個爸爸和媽媽的角色。這就是建立最基本的感情基礎,得到孩子的信任和認可。

二、榜樣的力量

孩子慢慢長大,好奇—探索—模仿,不斷進階,而他的第一任學習的物件就是父母,我們常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想讓孩子成為自己理想的型別,就必須把自己往哪個方向靠攏。

想讓孩子多讀書,家長就應該營造好一個書香門第的環境,每天要安排學習和看書的時間,很多家長學習都是等孩子睡著之後才學習,因為孩子太吵了,根本學不進去。其實不然,我們學習第一是成長,第二是要孩子看書,剛開始孩子會撕書,啃書,動動這個,動動那個,沒有大礙的話,我們就看自己的,也可以給他幾本書讓他隨便玩,久而久之,這個習慣就會在孩子心裡紮根

想讓孩子有禮貌,自己在生活中就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說話做事注意態度,尤其不能說髒話,包括父母之間在孩子面前儘量避免爭吵或者黑臉。孩子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這一點我都沒做好,因為我脾氣比較急,有時候不注意就跟孩子的媽媽說話的語氣就會高,臉色也會變。孩子這時候都會特別乖,自己玩自己的。這都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說到這裡,要重點強調一點,很多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在爸爸媽媽的心裡的排序第一位自然就變成了孩子,把另一半排在第二位。這樣也是給孩子錯誤的示範,越是在孩子面前,我們要表現出對對方更重視,多些關心和親暱的行為,讓孩子感知到父母之間的愛,三個人之間的愛就會更融洽。

更多的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子,我們就要做到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

三、說說管教

管教,管和教,怎麼管教什麼?

這裡舉個開車的例子說明,孩子就是車的司機,而我們的作用就是交警和導航。

管就是交警,就是交通法規和道德準則,只要不違反這些,司機在路上想走想停,想快想慢就無所謂了。同樣,在生活中,孩子只要不觸犯這些危險的紅線的情況下,請給孩子多些自由活動的空間,不要因為怕鞋會溼不讓玩水,不要怕弄髒衣服不讓玩石頭等等,很多樂趣和後果也是需要讓他自己嘗試之後明白的,我們沒必要提前告訴孩子答案。

也就是導航,開車去北京,導航一般會給出三條路,包括時間,道路,收費等情況供我們選擇。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會,教會孩子一切。我的觀點就是給孩子方向和步驟,做好引導,至於怎麼實施,讓孩子自主決定和選擇。這一點在我的另一篇回答中分析得很詳細,大家也可以參考。

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多帶孩子嘗試和了解新事物,拓展孩子的視野,這對孩子的成長的幫助很大的。 之前樂嘉微博分享的帶女兒徒步沙漠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吧,這個事情我是贊同的,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發現樂趣,也能鍛鍊孩子的各種素質。也要帶孩子參觀科技館,書畫展,音樂會等,體驗瞭解不同職業的工作環境,盡我們最大的能力盡可能讓孩子瞭解和探索未知的領域,這樣孩子會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興趣,夢想一旦紮根,未來可期。

四、換位思考

在生活中和孩子互動中,溝通和交流是少不了的。我們都是從孩子一步步長大的,我們對父母的教育和溝通方式都會有認可不認可,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多換位思考,我想讓父母怎麼樣對待我,我就怎麼樣去對待孩子,效果是非常好的。孩子大了,也可以和孩子玩角色互換的遊戲等。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可救命的總結!!!熬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