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1溶解越快、泡泡越少的奶粉越好
其實奶粉溶解只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反映了奶粉復原成奶液的程度,和奶粉的品質好壞無關。而奶粉“愛起泡”更是受多種原因影響:乳清蛋白含量高的奶粉易起泡、脂肪含量少的奶粉易起泡、衝調時的水溫和搖晃的力度也會影響奶液的泡泡數量,但這些都與奶粉的品質無關。
溶解速度與奶粉品質無關;衝調起泡可以透過正確的衝調方法來改善。
錯誤2“便宜沒好貨”,奶粉越貴越好
不少人都認為,“一分錢一分貨”,所以越貴的奶粉一定越好,但其實,價格只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奶粉的價格和品質並不能簡單地畫等號。一罐奶粉的價格,除了原料成本,還包括倉儲、宣傳、營銷、物流等多方面的成本,所以光看奶粉的價格來判斷奶粉品質的高低,還是太片面了。
一分錢一分貨”不無道理,但奶粉品質還需綜合奶源、配方等多方面來看。
錯誤3進口奶粉一定比國產奶粉好
很多人認為,國外的各種檢測指標都比國內嚴格,所以國行/海淘奶粉一定比國產奶粉好。其實不然,近年來我國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標準越來越嚴,要求越來越高,我國2019年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99.79%,國行(國外原裝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都是一樣的好品質。但要特別說明的是,海淘奶粉可能存在不符合我國國標的情況,配方並不完全適合中國寶寶。
國行與國產奶粉品質都很好,但購買海淘奶粉需謹慎。
錯誤6奶粉含鈣量越高越好
“想要寶寶長得高,補鈣一定少不了”。很多媽媽認為,奶粉中的鈣含量越高越好,利於寶寶get大長腿。但過多的化學鈣不但不能被寶寶吸收利用,反而會造成大便堅硬、便秘,嚴重的還可能形成結石。而且6個月後的寶寶還會從輔食中攝取很多營養素,就更容易導致鈣過量了。
市面上合法銷售的奶粉營養配比都可以滿足寶寶的基本需求,選購奶粉時不必過於糾結某種成分的含量。
錯誤7又香又甜的奶粉寶寶更愛吃
有家長認為,奶粉越香、味道越甜可能寶寶會更喜歡。但是有些特別香的奶粉可能添加了香精,可能會影響寶寶嗅覺發育;而過甜的奶粉可能會造成寶寶偏食、導致齲齒。又香又甜的奶粉,大人聞起來可能確實更有食慾,但是對寶寶來說卻可能不一樣哦。
寶寶味覺上和大人有所不同,口感清淡的奶粉更利於寶寶味覺和嗅覺的發育。
錯誤8適合別人的也適合自家寶寶
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寶寶白白胖胖時,就會想“是不是同款奶粉我的寶寶也能長得很好呢?”事實上,不同寶寶的體質不同,消化吸收的能力和發育的速度也不盡相同,適合別人家孩子的奶粉不一定也適合自家寶寶。
買奶粉還是要結合寶寶的具體情況,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從眾。
錯誤9新增有某種成分的一定更好
免疫相關營養素要看乳鐵蛋白、核苷酸和益生菌,消化吸收營養素要關注CPP、益生元、OPO...奶粉中的多種營養成分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可是有新增某種強化成分的一定比沒新增的更好嗎?不一定!任何成分都要達到一定的含量才能談功效,新增有某種成分不等於含量足夠起效。
選購奶粉時真的不必為了某一種成分而精挑細選,選擇質量可靠的奶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