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懷揣著父母的愛意誕生下來的,但是隨著孩子日漸長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已經漸漸超出了預期,有些父母將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屬品,在日常的教育中絲毫沒有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意願,是促成有效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換句話說,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畢竟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也會有自己的主觀意願,但現實問題是,大部分家長都不夠尊重孩子,處理孩子的事時只憑自己的愛好喜惡,但是很多父母還是不把這些當回事。
案例分析:之前就有一起初中生跳樓的案件引起了熱議,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一名九年級的孩子,在當天下午和班上另外兩個男孩子打撲克玩,被老師當場抓到。老師要求三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工作。
其中一個男孩子的母親可能是出於一時的憤怒和衝動,衝出辦公室就給了自己的兒子兩巴掌。就在母親轉頭離去的一瞬間,他趁所有人不注意從五樓跳了下去,之後由於傷勢嚴重不治身亡。
近年來,學生因為和父母爭吵而離家出走或者自殺的案件頻頻發生,在事件發生後,人們才漸漸意識到原來孩子有一顆易碎心的自尊心,而周圍人對孩子的不尊重極有可能成為壓垮孩子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孩子的自尊心其實是很脆弱的,很多父母卻沒放在心上,如果父母不給予孩子尊重權,孩子的成長也會受到影響。
父母不尊重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什麼影響?1、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家庭中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自主人格的發展會受到阻礙,有些父母喜歡替孩子規劃,幫孩子安排人生,這樣的結果不論孩子是順從還是反抗,影響都是不好的。選擇順從的孩子會變得內向沒有自己的主意,失去了自己對人生的規劃。而選擇了反抗的孩子則會剛愎自用,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敏感。
2、孩子將來也學不會尊重他人
尊重是一種溫暖他人的能力,同樣的這種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人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如果父母在生活中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無法在家庭教育上學到尊重他人的經驗,自然他在生活中也不懂得要去尊重他人。
3、缺乏自我獨立性
父母不尊重孩子表現在很多方面,大多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願。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無法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意識。剛開始可能還會跟父母溝通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但隨著被忽視的次數一次次增多,孩子漸漸會覺得自己所做的思考不過是無用功,反正怎麼樣得到的都是反駁,而這種掌控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對於孩子,尊重應該是永遠排在第一位的。尊重孩子並不是簡單的不對孩子進行打罵,而是要從內心裡去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學會自己做選擇。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價值,在不跑偏的前提下應該讓他們自由的發展。
父母怎麼做才能對孩子表達真正的尊重?第一步:聊天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最好方法
一段親子關係之中,聊天一定是構建彼此良好關係的最好橋樑。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哪怕每天再忙,父母們都要記得陪孩子心平氣和的談談心,不一定是孩子的學習,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者陪孩子玩玩遊戲,聽取他最近的煩惱和想法,感受他的所見所聞所想,不要露出不耐煩的神色,這樣孩子才會真正的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第二步:給孩子選擇權
當孩子意識到在這件事情上自己有發言權有選擇權時,他的內心一定是快樂的,比如家長讓孩子去學習時,孩子不想去學習,這時候家長可以向孩子提供一個二選一的方案,做作業半小時就可以下樓玩一小時,或者你兩個都不想那就在這裡耗著,到時候作業也沒做玩也玩不了得不償失。給孩子二選一的選擇方式,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在意什麼,讓孩子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第三步: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
不少父母生活上都喜歡幫孩子做決定,這樣得來的後果是什麼呢?就是孩子一發生什麼事下意識的不是想自己處理,而是依靠家長。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在一些小事上自己拿主意,如果可以的話,其他事也可以聽取一下孩子的意見,把孩子當作家庭的一員,即是對他最好的尊重。
結語:作為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情緒,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尊重和聆聽他的想法。我想如果父母們都能做到和孩子耐心交流與溝通,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小小世界,孩子一定是很願意和父母成為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