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帶出去白花錢!”
“這麼大的孩子帶出來,不是遭罪麼?他懂什麼?”
“你們小兩口願意玩你們自己去,孩子留在家裡!”
每當面臨低齡寶寶出遊的問題時,上面這些言論就會絡繹不絕。
確實,在80後90後小時候,似乎確實沒有帶4歲以下寶寶出行旅遊的。但是現在,我們卻看到更多年輕的父母,帶上小寶寶遊山玩水,甚至我們會專門為我們的寶寶定製適合他們的路線。
帶著低幼孩子去旅行的目的是什麼?
他會記住什麼麼?
或許,你的寶寶真的什麼都記不住,甚至短暫的記憶也會隨著年齡逐漸模糊,但是,我們帶孩子出遊的目的就僅僅是讓他記住麼?
並不是,我們帶孩子出遊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豐富他的感受,鍛鍊他的適應力和生活能力,增加家庭的粘度和親子關係。
對於帶娃出遊,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哦。切勿急於求成,很多家長上來就帶帶孩子坐飛機去很遠而且城市設施不完善的地方,自然不會有很好的體驗,很有可能還會把孩子折騰病了。
尤其是1歲左右的孩子,不要心急一下帶去很遠的地方,在自己所在城市的周邊城市,選擇好一點的酒店,先做幾次2-3天的周邊遊。給孩子適應的機會,也給自己累積經驗的時間。
或許有的父母生娃前是旅遊達人,但是帶娃出遊和自己出去玩真的一點也不一樣,孩子需要適應,家長同樣需要。
對我們來說,堅持從1歲開始帶孩子出遊,一直秉承的信念就是,快樂,自由,高質量的陪伴。讓他去體驗平時生活中體驗不到的東西。讓孩子感受到不同的生活環境,接觸更多的人。
通過出遊讓孩子學會,在很短時間內適應一個新的環境,自己可以感受出來,酒店和家裡有什麼不地方不一樣;要她學習如何主動和人打招呼,在得到別人善意的幫助時應該如何表現自己的感謝;讓她學會如果自己需要得到幫助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尋求幫助。
在地點的選擇上,基本有游泳池和兒童遊樂場的酒店,附近再配套1-2個景點,就會非常完美。
家長特別要注意的是,你要藉此機會掌握孩子外出時候的生活作息規律,比如最晚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午睡、如果不午睡晚上多久會鬧覺、如果鬧覺的情況下是必須在安靜的房間才能睡覺,還是可以在推車裡面睡覺。
以後再帶娃出去的時候,就要注意這些時間節點,做對應的安排。
2-3次的初步試水之後,我們的旅行直徑慢慢擴大,我們開始去3-4個小時車程可以達到地方,這裡主要是要鍛鍊在枯燥環境中,孩子的適應度,不管長途旅行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基本都是需要3小時起步的。
旅行的時間也慢慢由2天,擴充套件到3-4天,尤其是從小有老人相伴的家庭,這點尤為重要,要不一下5天以上孩子脫離自己熟悉的環境,會有很強的不適應感。
首次帶孩子遠途旅行,最好選擇路程在6小時以內,氣候環境也變化不大的城市,而且要綜合考慮旅遊資源,儘量選擇動物園、遊樂園比較多的城市。
生活在北京的我們自然的選擇了上海,高鐵4小時+1小時車程,基本就可以到達任何酒店了。加上游樂園資源豐富,又是一線城市,生活習慣也比較接近。
有的小竅門就是,提前預定好酒店後,可以將孩子的被褥和日常衣物郵寄到酒店,然後再網購一些尿不溼、溼巾一類,同樣直接郵寄到酒店,這樣可以輕裝上陣,方便路上照顧孩子。
慢慢的可以把孩子的旅行範圍擴大,只要是適合孩子游玩的城市,都可以嘗試。像上海、杭州、蘇州、山東沿海、廈門、三亞、廣州、珠海、香港、東京、大阪這樣的城市,都比較適合帶娃出遊。而且豐富的樂園資源也絕對會讓你的孩子流連忘返。
慢慢的你會發現,旅行中的點點滴滴,已經提高了孩子各方面的適應水平,並且豐富了她的見識。比如嗨嗨會在五歲的時候提出想要學習馬術,就是源於她在旅行中的體驗。
或許2-3歲的關於騎馬的記憶已經淡忘了,但是小時候的嘗試,讓她對這項運動並不恐懼,甚至嘗試過後,她會覺得是非常有樂趣的事情,並且現在成為一個小小的騎手,堅持著每週的訓練。
對於2歲的孩子,旅行的記憶重要麼?並不。記憶從來不是低幼寶寶旅行的重點,低幼寶寶旅行的重點,是感受,是見識,是習慣,這些遠遠比記憶重要的多。
總結下來,帶低幼寶寶出遊的好處主要有三個方面:
增加孩子的感知能力,透過旅行,讓孩子感知陌生的城市,感知各種不同的風土人情;
增加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適應能力,讓孩子記住如何和陌生人建立聯絡,慢慢的,她的膽子會大,性格會好,對周邊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越來越好;
增加孩子興趣愛好的可能,在遊玩中獲得的興趣點,遠遠比透過強壓來的孩子容易接受,在遊玩中給孩子不同的體驗,或許,你的孩子就會找到屬於她的終身所在的興趣愛好!
如果你的寶寶年紀還小,你也一樣有了帶孩子旅行的計劃,那麼就行動起來,一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