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現在都在強調學校教育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品格塑造的重要性,但其實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一生中對孩子起最早、最重要影響的地方。

透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孩子的性格習慣,通常不是像爸爸就是像媽媽,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就是像爺爺奶奶。現在還有部分家長相信“天生性格”的說法,認為不僅孩子聰不聰明,連脾氣、性格都是早已經註定好的。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說法。

家長們經常說“這孩子一生下來就這樣”,表明孩子脾氣暴躁,沒有耐心或者有暴力傾向、不講禮貌,所有的壞缺點都是生來就有的,而和父母后天的培養沒啥關係。但擁有自己一套教育方法的家長,他們不僅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且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當孩子表現出愛偷懶、不上進等缺點時,他們會馬上要求孩子改正,而不會逃避責任,藉口“孩子本性如此”。

懂得教育之道的家長,不僅能在孩子面前樹立起自己的家長權威,而且明白立好規矩的重要性,即“家規一立不可輕易更改”的道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家規是對孩子成長有好處的吧!

保持善良,但要有底線

大家都知道,孩子之間彼此爆發衝突,首先的解決方法很可能就是打架。孩子可不像大人,在自己還說不清道理的時候就能心平氣和下來和對方講道理,而且打架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就算自家的孩子懂禮貌,也不代表不會受到別的孩子的侵犯。

家長們都知道教會自己的孩子不能學人打架,凡事要講究以理服人,卻忘了如果孩子收到對方攻擊,在保護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是可以給予合理反擊的。

對人有禮貌,見到熟人先問好

不少內向的孩子一見到外人就怕,甭管認識不認識。然而即便是外向的孩子,也有不少見到熟人悶聲不吭的,這其實反應的就是孩子不懂禮貌。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懂禮貌的好習慣,見到熟人先問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這對孩子以後發展起自己的人際關係是大有幫助的。

是你的東西可以要,但要懂得禮讓

之前有個閨蜜,說自家兩個娃天天在一塊兒打架,起因不是因為姐姐搶了弟弟的玩具,就是弟弟偷吃了姐姐的零食。調解矛盾的時候,兩個娃還都振振有詞,說是自己的東西憑什麼要讓給別人?

這裡反映出的問題是家長的教育疏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擁有很多東西,也會渴望獲得一些新的東西,如果我們希望與對方建立長久、友好的關係,就要懂得分享,學會禮讓。少玩一會兒玩具,或少吃幾口零食並不會讓我們損失什麼。

有事一定要告訴家裡人,不一定要是爸爸媽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孩子年紀的整張,遇到的成長煩惱也會越來越多。尤其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即便孩子遇到了難題也不願意告訴家長,但問題沒解決,堆積在孩子心裡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難受。

給孩子立家規,讓孩子遇到難事、大事,一定要和家裡人商量,就算不告訴爸爸媽媽,也可以告訴關係好的叔叔阿姨。讓孩子知道,不論什麼時候,家人都是孩子永遠的後盾。

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日本媽媽給孩子做“復仇便當”:搗亂時造下的孽,讓你吃飯時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