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呵護孩子健康成長不僅僅是身體物質上的事情,中國其實長此以往都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一味追求實際價值。孩子初入人間,心思如此單純細膩,但不少父母卻選擇了忽視,長此以往,會延伸出“情感暴力”。

網上曾有過一則新聞,一位二十歲的女孩,因為媽媽不同意養寵物,想不開於是準備跳樓輕生,但好在救援及時,沒有釀成悲劇。

這個女孩還有一個弟弟,有什麼好東西一般都給了弟弟,父母打著“姐姐要讓著弟弟”的說法偏愛了弟弟好幾年。這個女孩可就沒有這種待遇了,有什麼想法告訴父母,一般都得不到迴應。

逐漸地,女孩也不再跟父母分享內心的想法,一直以來的委屈父母也不得而知。想要養寵物的想法是女孩想了很久的,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還沒講清楚養寵物的理由,就已經被媽媽打斷直接拒絕了。一直以來的委屈終於爆發,女孩想著還不如一死了之,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認為孩子還小心理不夠成熟,以這樣的理由忽視孩子的想法,是一種偷懶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孩子同樣需要被尊重和認可。對於父母來講可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確實對自身的否定,進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對孩子情感忽視,會造成什麼影響?

1.孩子會有心理障礙

內心的情緒不能疏導,被拒絕得多了,孩子會不敢和父母提要求,在提要求之前會想起之前父母是如何拒絕的。父母不認同自己的認知,孩子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的觀念出了問題,進一步是否定自我,對自己沒有自信,最終造成心理障礙。

2.不懂得自我關懷

因為父母的不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經常受到忽視,願望沒有達成,孩子受到傷害之後的做法往往是自我療愈。舊的傷疤癒合了新的傷害又產生,這樣經常迴圈,孩子的精神會逐漸麻木,自己想要的從來沒有實現過,那麼對自己內心的需求不再敏感,不懂得自我關懷。

3.孩子今後也會情感忽視他人

父母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孩子從失望到麻木,慢慢地也就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模式,父母永遠不會聽自己到底在想什麼,孩子逐漸會沒有分享情緒的慾望,不懂得分享的快樂,自然也不會考慮別人的情感需求,在今後也不懂得聆聽,會習慣性地忽視他人

孩子的情感缺失多半來自於家庭,而根源在於父母。家長要意識到孩子情感需求的重要性,在各種各樣悲劇發生之前,彌補這樣的漏洞。

家長們應該怎麼做?

1.治癒自己

不少家長自己並不習慣表達情緒,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原因一般在於家長本身就和自己的父母溝通少,因此也沒有這樣的意識去對待孩子。家長首先要克服這樣的心理障礙,將自己的情感和家人分享,只有正視了情感訴求的必要性,才會有意識尊重孩子的每一個想法和決定。

2.關愛孩子

關愛孩子並不能直接停留在物質層面,滿足孩子的吃穿用度即可。真正地關愛孩子需要深入孩子的內心,和他們做朋友,朋友之間會分享生活的快樂和煩惱,不要將自己的放在父母教育的高度總是訓斥孩子,而是要換個位置想想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對於孩子的積極想法表示支援,對壞的念頭及時制止,才能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情緒和想法都需要發洩的出口,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應該承擔扮演這樣角色的責任,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多變又容易叛逆,父母更要多加註意。多些關愛,引導孩子溝通交流才能讓他們擁有燦爛的童年。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橡皮的“歸宿”,和孩子上課時的狀態有關,家長童年也有類似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