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身邊的寶媽抱怨“我家孩子最近也不知道怎麼啦?老喜歡打人,還搶別人東西,打也沒用,吵也沒用!頭疼的不得了。”是呀,為什麼呢?小的時候明明很乖,怎麼到了2歲,就這麼“暴力”了呢?難道這就是網上說的,孩子可怕的2歲?
其實媽媽不用太過擔心,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這些行為都是正常的。這是因為2歲的孩子,已經萌生了一些主權意識,但是,認識有限,只侷限於“我的”這個概念裡。認為他所看到的,他喜歡的都是“我的”,沒有“你的”這個概念。在這種意識的作用下,會發生搶奪或者打人的行為,在她看來都是在“保護”自己的玩具或者領地。
有一次然豆兒和一個小女孩在遊樂場玩耍,我和小女孩的媽媽在旁邊聊天,不一會兒,就聽到小女孩的哭聲。我就知道壞了,果然看到然豆兒拿著個布娃娃滿場跑。我追到她,她立馬把布娃娃放到身後,撅著個小嘴,說:“不給,然豆兒先拿到的!”頓時,我苦笑不得。我知道這是她的自主意識在作怪。認為她拿到的或者她喜歡的都是她的,還無法很明確的把物品的所有權分清楚。這時小女孩的媽媽拉著小女孩過來了,說:“妹妹還小,你先給她玩一會兒。”我趕忙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零食,分給小女孩一些,告訴然豆兒“玩具大家一起玩才好玩,零食大家一起吃才好吃。”這才平息這場“風波”。
雖然父母知道,孩子在這年齡段出現這種行為是正常的,也有利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心智的發展。但是如果因為搶奪玩具而使孩子無法交往下去,也是父母不願看到的。
為了減少孩子們之間的“搶奪之戰”,父母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在外出時,父母可以帶一兩件孩子喜歡的玩具,在發生搶玩具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交換著玩,也可以表現出“我的”和“你的”之間的概念區別。
二.可以多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零食,用來安撫孩子,這是安撫孩子最有效的方法。Ps:這是我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