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年齡,或1歲,或2歲,總要面臨斷奶的問題。而說起斷奶這件事,媽媽們也都很憂愁:害怕斷的時間不合適;害怕斷的過程太艱難;害怕斷奶後孩子不好好吃飯……那麼,媽媽該用哪種方式讓孩子和母乳優雅地說再見呢?建議媽媽們在斷奶前,先搞清楚這幾個問題。
1. 什麼時候斷奶?
民間一直流傳著過了6個月,1歲就該斷奶的說法,很多媽媽就相信了這樣的說法,在母乳充足且孩子還依賴母乳的時候就強行斷奶了。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不正確的,不具參考價值。什麼時候該給孩子斷奶,其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時間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在6個月以前應該純母乳餵養,在6個月後仍應繼續母乳餵養。可以的話,母乳餵養到2歲甚至2歲以上都是可以的。所以說,媽媽們不要把孩子的年齡作為斷奶與否的標準。只要你和孩子都願意,孩子吃到自然離乳最好。
2. 如何做到自然離乳?
斷奶的最佳方式就是自然離乳,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的孩子長大了就不喜歡吃母乳了,可能很快就能實現斷奶。但是有的孩子還比較依賴母乳,這就需要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媽媽要有足夠多的耐心。
當媽媽真的決定斷奶了,就要堅持下去,不能反覆。首先要記住:不能突然給孩子停止母乳餵養,而是應該逐漸減少孩子吃母乳的次數。可以是逐漸減少每天吃母乳的次數,也可以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間隔。而且最好是先從戒白天的母乳開始,夜奶最後斷。
3. 這些不靠譜的斷奶方式不要有
①在胸部抹東西
很多媽媽在斷奶的時候為了能讓孩子斷了“念想”,會直接在胸部塗抹辣椒、口紅、紫藥水等讓孩子看起來害怕的東西。這樣的做法看似很有效,但是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並不建議這樣做。
②孩子一哭就給吃奶
我當初給孩子斷奶的時候就犯了這樣的錯,看孩子哭得可憐就忍不住又給吃奶了。結果延長了斷奶的時間,反反覆覆,大人孩子都遭罪。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媽媽一旦決定斷奶就要“狠下心來”,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還有些媽媽為了斷得更徹底,直接把孩子交給奶奶或姥姥帶,自己和孩子連續幾天甚至幾周不見面。這樣的斷奶方式確實有效,但也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孩子吃不到母乳就已經很傷心了,現在連媽媽的面都見不上。在這“雙重打擊”下,孩子的安全感遭到了嚴重破壞,這種影響是很大的。
4. 斷奶後如何保證孩子的營養需求?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奶來提供一些營養,所以在斷了奶之後還應該繼續給孩子喝奶。如果孩子滿1歲,且對牛奶不過敏的話,那就可以給孩子喝純牛奶。如果孩子不接受純牛奶,也可以給孩子喝奶粉。當然了,在1歲後,奶只能作為輔食,主要的營養還是要靠飯菜來提供。
淘媽說:斷奶是每個孩子和媽媽都會遇到的一件事,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想要順利斷奶,媽媽們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切不可盲目。你是如何給孩子斷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