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朋友說孩子6歲以後,她感覺和孩子的衝突明顯多了起來,為了改善和孩子的溝通,她學習了PET的溝通方法。

可是當她開始使用這個方法時,卻發現自己的情緒爆發反而越來越多,動不動就對孩子生氣,不但沒有改善親子之間的關係,反而把孩子給嚇到了。

[微風]什麼叫做PET呢?

全稱為“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既父母效能訓練,首創於溝通之父——托馬斯·戈登博士,旨在幫助父母提高與孩子的溝通能力,打造更加和諧的親子關係。

PET的核心觀念就是父母要做真實的自己,要學會用“我-資訊”向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一味用“你-資訊”指責孩子,表達對孩子的不滿。

但是戈登博士發現,有些父母把和孩子面對面溝通,表達自己的感受,錯誤地理解成可以把所有負面的情緒都展現在孩子面前,尤其是當他們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時,他們通常會將“我很生氣”掛在嘴邊,但是這樣的話似乎並沒有改變孩子的任何行為。

當父母只是一味地對著孩子表達“我很生氣”時,他們並沒有表達自己的具體感受,這樣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其實還是偽裝的“你-資訊”。他實際表達的就是“你使我生氣,我對你很生氣”。

孩子就會自我歸因為是自己導致父母生氣,從而產生自責和愧疚感。孩子可能會因為要抗拒這樣的感覺而產生防禦,從而更加不願意去改正自己的行為。

托馬斯·戈登博士說,怒氣其實是父母在經歷過一段最初的情緒後產生的一種東西。怒氣是父母所經歷的初始情緒的產物。

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們不過是利用他們的怒氣,或者他們的“憤怒表現”來教訓孩子。

憤怒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父母的目的其實是表達責備、懲罰,或者讓孩子能夠接受教訓。

當我們對孩子生氣時,我們其實是在扮演一個施加影響的角色,我們希望孩子能夠看看自己都幹了些什麼,從而讓他能夠接受教訓,希望他從此以後不要這樣做。

因此戈登博士提醒父母,當我們發現自己經常對孩子傳送表現憤怒的“我-資訊”時,我們就需要反思,覺察自己,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我到底怎麼了?

拿我朋友的例子來說,她說孩子最近變得愛打人,一生氣就要打她,開始她會打回去,但是發現這樣毫無效果,根本沒有辦法改善孩子表達情緒的方法。

當她學了PET後,決定對孩子傳送“我-資訊”,但她說的是:“媽媽現在非常生氣,非常生氣,你知道生氣到什麼程度了嗎?恨不得也把你痛打一頓,但是媽媽不想打你,因為媽媽愛你。”

這句話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比較混亂,孩子會理解成一是“媽媽很生氣,是我讓媽媽這麼生氣”,二是“媽媽說她愛我,可是要打我”。

孩子沒有體會到自己的行為對媽媽造成的困擾,而媽媽也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媽媽的真實感受是憤怒嗎?其實不是,她的真實感受是失望與沮喪,她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卻沒有把孩子教得體貼懂事,讓她覺得有非常大的挫敗感。

2、我的哪些需求受到了孩子行為的威脅?

孩子打媽媽,媽媽表面上是因為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對而生氣,實際上卻是因為媽媽希望被孩子尊重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在我們的文化中,非常強調尊重自己的父母,雖然現在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可以平等地對待孩子,但是潛意識裡,依然需要孩子尊重自己的家長權威。

不管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打父母”都是一件需要被制止的事情,所以當媽媽意識到她是因為自己沒有被孩子尊重而產生情緒時,媽媽可以說:“你打了媽媽,媽媽很難過,因為這樣會讓媽媽覺得你沒有尊重媽媽,不愛媽媽了。”

如果我們覺察到自己的需求,那麼當孩子再一次在我們面前揮舞小拳頭時,或許我們就不會那麼容易暴跳如雷。

3、我的初始情緒是什麼?

除了覺察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我們還要體察自己的真實情緒到底是什麼。比如孩子打了媽媽或者長輩,我們的第一反應其實不是生氣,而是害怕、恐懼。

我們害怕孩子會把這種攻擊性延續下去,我們害怕自己的“容忍”會導致孩子的行為更加失範,我們恐懼自己的一腔努力付諸東流,最終收穫一個和父母疏遠,對父母不遜的孩子。

這種擔憂和恐懼演變成“憤怒”衝向孩子,目的就是要讓孩子接受教訓,讓他自責和負疚,讓他以後不要再做這樣的事。

如果沒有深入覺察,我們往往很難從這種憤怒的情緒中發現真實的問題。

透過覺察以上三個問題,我們就可以梳理出真實的感受,從而更好地向孩子傳送真實的“我-資訊”,良好的“我-資訊”才能夠帶來非常顯著的效果。

例如針對孩子打人這件事,我們把以上三個問題梳理清楚以後,當再次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時,我們就可以說:“你打了媽媽,媽媽很生氣,也很難過,我希望你可以尊重媽媽,尊重媽媽對你的愛。”

孩子可以成為善解人意,富有責任感的人,只要我們願意花一點時間對孩子說實話,表達我們在當下情境中的真實感受。

孩子與成年人不同,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其他人造成什麼影響,在追求他們自己的目標過程中,他們常常對自己可能產生的影響渾然不知。但是,一旦我們把這種影響告知他們,他們就會更願意多地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

一旦孩子瞭解了他的行為對爸爸媽媽造成的真實影響,他們常常會從一個“自我中心”的人變成一個體貼懂事的好孩子。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教育孩子可不是鬧著玩的,隨心所欲,往往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