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羞怯的孩子難以交往
羞怯,往往使人在交際場合難以開口。然而,現代社會是一個毛遂自薦的社會,即使你堅信自己是一塊金子,期望別人的發現,你也應該先發出金子的光芒。沒有人比我們更瞭解自己,如果自己不把自己介紹出去,又有多少人會主動來了解你呢?如果不改變羞怯的缺點,縱使你有驚世之才,也有可能被埋沒。
羞怯容易使人喪失進取的機會,失去許多本可以結交的很好的朋友,錯過被賞識的可能性,透過展示才華、發揮才能的時機等。孩子羞怯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大多數秀氣的孩子都伴有學習成績差,不與他人交往,不願與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逃避課堂討論,不主動發言,不願在公開的場合拋頭露面,做什麼事情都要父母陪伴,不能單獨外出,怕見陌生的人,在陌生人面前不知如何應對,說話愛低著頭、聲音比較小,愛臉紅,說話辦事都愛在別人後面,甚至連笑也不敢先於別人。除此之外,有是羞怯的小孩也會恃強凌弱,表現出驚人的舉動,但在內心深處卻是很羞怯的。
造成這種狀況原因很多,具體的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環境。如果家庭環境不好,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心理障礙。據調查,有羞怯行為的孩子,其父母本身就存在羞怯情緒,在別人面前說話辦事畏畏縮縮。另外對孩子經常打罵、責備,或夫妻離異,對孩子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使孩子缺乏依靠,缺乏交流和親情的撫愛。 因此,孩子從小就覺得比別人差,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形成羞怯自卑的癥結。
(2)學校環境。孩子的成長,學校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經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表揚,人緣也好,孩子在學校表現出很自信。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往往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批評、責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害怕、羞怯的情緒,總覺得比別人差,不敢與他人交往,用一種退縮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已受傷的心靈。
(3)重大的生活事件。孩子若體弱多病或受過一次重大的心理刺激,如受人欺負、被人打嗎罵、被人恥笑,造成自尊心受損,都可能使其變得易於羞怯。
家長如何使孩子克服羞怯心理呢?
(1)設計情境訓練孩子
家長可與孩子共同列出三四種常常使孩子感到羞怯的情形(如在班上發言,與異性同學講話等),坐下來共同研究。
可與孩子共同編造一個場景,例如,幾個同學商定課後去吃烤肉,孩子很想去,可與其他幾個孩子又不十分親密,怎麼辦?這時,可讓孩子同幾個夥伴一起走,和其中的一位搭訕說:“我想和你們一起去,行嗎?”但事先要想到自己可能被人拒絕,這樣一旦真的被拒絕,也就無所謂了。
再為孩子列出一張“克服羞怯”的訓練表,注意不要讓孩子冒太大的風險。例如,向警察問路、課後向老師請教問題、讚美別人穿的新衣服。
(2)多給孩子鼓勵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膽怯的孩子更需要。他們本身就容易自責,缺乏勇氣,在做某件事之前,預見的是自己不能成功,如果這時給他一些鼓勵,增加他的勇氣,他會把事情辦得很好。
將中西方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做一下對比,就會發現顯著的不同之處。西方的家長傾向於鼓勵孩子,對於“你太傑出了”、“你很偉大”這樣的讚美之詞,他們是從來不吝嗇的;中國的家長可能認為這些話太肉麻。西方的家長認為,我的孩子不會是樣樣第一,但總有優秀的地方;如果家長教育孩子時,似乎總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有了好成績,不能翹尾巴,要謙虛謹慎,多找缺點和不足。
有一位初中老師讓孩子寫一篇週記,說出自己身上的閃光之處。可是孩子交上來的週記,竟是不足多於優點,並且約有1/3的孩子找不到優點。孩子們找不出自己的優點,也許正是因為其個性長期遭到禁錮的緣故,假如學校培養出的都是那些找不到自己的優點、缺乏信心的人,那麼,這種教育還算是健康和全面的嗎?
不少走向工作崗位的人,一承擔某項工作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有時甚至連當眾講話的勇氣和膽量都沒有。如果老師和家長注意引導孩子為自己的成績而適度自炫,從而不斷促進他增強戰勝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興許很多的孩子會成為傑出的成功者。這樣那種總是謹小慎微、迷信權威、盲從世俗、生怕別人說自己傲慢狂妄和唯上唯書心態的人就會少得多,而敢試敢闖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弄潮兒就會大量湧現。
所以,中國家長要吸取西方家教的長處,多用鼓勵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3)支援孩子交朋友
交朋結友是孩子社會化的一種表現,羞怯的孩子,擔心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交友。這時家長就應鼓勵他,首先讓親朋好友家的較熟悉的孩子與其一起玩,克服他交往的恐懼心理,然後再鼓勵他在學生去交朋友。當孩子帶朋友到家中時,家長要表現出熱情,別不當一回事兒,以增強他的勇氣。
~~~~摘 抄
與寶爸寶媽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