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孩子,但每次看到網上各種父母說要給孩子最好的這種現象真的完全無法認同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的 。我覺得一個孩子只要能健康快樂地長大就已經很好了,什麼要吃多好的奶粉用多好的尿不溼,上多好的學校、多少課外班 ,這一系列的東西我真的沒覺得對孩子有多好。 我覺得樹立正確的三觀遠比這些外在附加的東西更重要,沒理由什麼事情都要給孩子最好的,真的超級不認同這種觀點。
上面這段文字是一位網友的描述,這位網友覺得給予孩子最好的物質需求,不如給予孩子最好的精神指導,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謂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這個“最好”本身就沒有一個標準,只是相對而言,父母想給予孩子自己認為自己最好的東西,並沒有什麼不對,這是父母疼愛孩子的一種表現,但是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樣重要。
但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物質層面的,一方面是精神方面的,這兩個方面並無衝突,是可以同時給予的,而精神給予會更重要一些,即使是一般家庭都可以給予的了,但是往往很多家庭只重視了物質給予,而忽略了精神給予。
每一個父母對最好的定義是不同的,最好的並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所謂最好的是自己父母眼中所謂最好的,但在別人眼中未必一定就是最好的,這個因人而異。為人父母沒有哪一個人不希望自己能夠幸福的,不希望透過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給自己的孩子創造最好的物質條件,讓孩子過上富足的生活。
其實,物質的富足只是對孩子好的一方面而已,而對孩子更重要的而是父母的精神給予,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從精神層面來講是思想良好的思想教育,父母給予孩子富足的生活條件,而忽視孩子精神層面的給予,很容易讓孩子思想上出現偏差,三觀容易出現問題。
曾經紅極一時的一句話:我爸是李剛,可謂眾人皆知,從小是在優越的物質環境里長大的,老來得子的李雙江,兒子李某某,同樣是在優越的物質環境里長大的,還有很多所謂的富二代都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最後為何都成為了敗家子,甚至鋃鐺入獄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隻重視了物質的給予,而忽視了精神給予,導致三觀長歪,終究自食其果。
作為父母想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這個沒有什麼問題,誰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呢,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好的條件。但是,在給予孩子優厚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更不能忽略對孩子的精神指導,給孩子注入良好的三觀和素養,也是同樣重要的,比如:霍啟剛、何猷君,就是比較好的代表,精神和物質同時具有的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