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這樣一句話:“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太把孩子當一回事,在家裡無論做什麼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這樣不僅會忽略了對伴侶的關心,還會讓孩子變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請不要把孩子放在首位。
01
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
曾有心理學家說,在當代很多家庭裡,親子關係是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的。換句話說,家庭關係的運轉是以孩子為中心的。
夫妻雙方再愛孩子,也不能把孩子看得比另一半重要。
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中,一個孩子問:“爸爸媽媽眼裡,我是最重要的嗎?”
很多嘉賓都選擇了“最重要”,只有傅首爾選擇了“不是”。
她說她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為她付出了很多,讓她壓力很大。
傅首爾希望媽媽能活出自我,不要總是把女兒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有一句話說:“結婚久了,愛情就會變成親情。”
實際上夫妻關係在家庭生活中應當一直在首位,其他人都是其次,即使是孩子。
而很多父母往往是,孩子一出生,就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甚至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工作。
北京四中的劉校長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
“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
在一個家庭中,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
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看看孩子就知道。
孩子在家裡的地位往往透漏著婚姻好不好,從而影響家庭的幸福。
02
父母付出得越多,孩子活得越窒息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的媽媽是一個強勢的女人,不僅工作上強勢,在家裡也是樣樣都操心。
齊明月媽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明月身上。
明月學生時代的生活基本上被媽媽安排得滿滿的,為了讓女兒在考試中得第一名,週末節假日都要去各種補習班。
包括明月平時吃什麼,買件衣服,媽媽都要管。
後來明月高考,她媽媽說讓她去北京讀政法大學,但是明月壓根不喜歡法律,但是沒辦法只能順從母親的安排。
在媽媽的嚴厲要求下,她過得很壓抑,也缺乏自信,最後只能選擇離家出走反抗。
父母付出的越多,孩子往往活的越窒息。
當父母付出的越來越多時,就會產生過度干預,反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電影《天空之城》,父母為了把秀韓送進名牌大學,請最貴的家教和最好的心理諮詢師。
每天的飯菜都是精心製作的營養食譜,還讓他上各種補習班,花重金聘請高階輔導老師對他進行一對一輔導,目的就是希望看到秀韓變得更加優秀。
秀韓也在努力活成父母喜歡的樣子,但其實內心非常痛苦,最後只能選擇離家出走。
秀韓在讀書筆記裡寫道:“我最羨慕咖啡杯。因為咖啡杯什麼都不用做,擺在那裡,媽媽就會很寶貝,很珍惜。而我必須成績好,媽媽才會喜歡。”
當父母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費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壓力。
時間久了,孩子由於完不成父母的心願,內心也會陷入自責中。
這樣的家庭,不僅父母沒有自己的空間,孩子也會變得生活壓抑。
03
父母越愛自己,孩子才能生活幸福
知乎上有人提問:“那些父母經常秀恩愛的孩子,最後怎麼樣了?”
曾奇峰說:
“夫妻關係,才是穩定家庭的定海神針。”
昆凌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我是一個‘自私’的媽媽。”
她和周杰倫結婚的時候才21歲,而且已經懷孕了,但是她不甘心做個家庭主婦。
於是她不顧家人反對,經常帶著孩子飛往世界各地去工作。
雖然有了孩子,她依然堅持把丈夫放在第一位,不因為孩子而淡化了夫妻感情。
周杰倫的社交平臺,裡面的大多數內容都是關於昆凌的。
父母要有自己的事業,相互關愛,才能有精力去愛孩子,孩子才能活得更幸福。
一位網友說:“在父母相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幸福感很強。”
日本作家島田洋講述自己童年時期父親意外去世,母親一個人無力撫養他,於是把他送給外婆撫養。
外婆雖然很喜歡他,但是外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
外婆也有自己的工作,每天早晨4點就要去工作,就教會他自己學會做早餐。
這樣大人有了自己的時間,還鍛鍊了孩子的生存能力。
父母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應該留給孩子獨自成長的機會,這樣大人也會活得更輕鬆。
《奇葩說》辯手黃執中說:
“自我犧牲感,是親密關係的殺手,因為內疚是兌現委屈感的最好方式。”
父母應該懂得為自己規劃人生,而不是犧牲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子女的身上,這樣孩子和大人之間的關係才能穩定平衡。
04
武志紅說:
“很多人有了孩子,就把關注點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
其實夫妻關係才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孩子只有在父母營造的充滿愛的環境中才能健康成長。
父母再愛孩子,也不能把自己忘了。
楊絳先生說:
“人這一生,自私很容易,愛自己卻很難。”
孩子只能陪伴你走一段路,然而剩下的路只有伴侶會陪你走下去,因此伴侶才是最重要的人。
聰明的父母絕不會把孩子放在首位,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