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給孩子吃苦不要揠苗助長

前段時間,家長群裡有一個媽媽發的朋友圈火了:暑假,孩子的奶奶從鄉下帶來了南瓜,於是這個媽媽就突然靈光一現,給孩子準備好了零錢,讓他到小區裡賣南瓜。

小孩子覺得事情很有趣,其他小朋友看到也招呼自己媽媽讓他們一起"打工",於是那個下午,小區裡出現了很多兒童打工點,賣什麼的都有,一個個都有模有樣的。

待晚上回來,媽媽問孩子累嗎,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原來工作這麼辛苦呀,好心疼媽媽。"那一瞬間,媽媽的心都要化了。

很多情況下,有人認為孩子吃飯總是撒的到處都是,就應該讓孩子去農田裡體驗一下種稻穀的不容易,這比用嘴教他不要浪費糧食來的有用。

其實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吃點苦。

其實,我們這裡的說的吃苦,不是非要孩子吃不上飯捱餓,也不是不給孩子穿衣讓他們受凍。這裡最主要的是要讓孩子在吃苦的過程中受到教育。

很多家長覺得現實生活裡孩子遇不到太多問題,所以總是去可以製造一些問題,企圖讓孩子才明白什麼是苦,可當孩子真的遇到困難問題,第一個站出來投反對票的又是他們自己。

所以,沒必要太刻意去揠苗助長。在成人世界裡我們對於吃苦,總能感嘆各種不容易,其實小孩子也是一樣的。

堅持的苦

劉歡談到女兒,對於女兒的教育問題上,這位音樂家居然說了一句話:我很後悔。

大概是耳讀目染的關係,女兒從小對音樂就有天然的一種樂感,很多旋律聽一遍就記住了。於是劉歡將女兒送去學鋼琴,剛開始女兒很有興趣,一直堅持練習。

但人往往是這樣的,僅憑一腔熱情去做事,等到哪個新鮮盡頭過去了,就剩下堅持的苦了。

我們大人都知道,當熱情不在了,堅持反而成了最難攻略的那一部分,於是苦就產生了。

而劉歡的女兒就是這樣子,逐漸對鋼琴失去了興趣,但為了父母不失望,依舊咬牙堅持。而劉歡卻覺得孩子在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才能長久,要尊重還得決定,讓孩子快樂比讓孩子學習更重要。

所以,在看到女兒紅彤彤的手指,劉歡選擇了放棄。

其實我們都混淆了兩個概念,就是尊重孩子和逼他們一把,其實兩者之間是不矛盾的,學鋼琴的時候,我們不逼她一定要成為優秀的鋼琴家,但我們要告訴她每次學習都要盡力而為,而不是因為失去了熱情就拋棄了鋼琴,這會讓孩子對放棄有依賴性,覺得不努力放棄就好了。

很多時候,其實只有堅持下來,才能穿過陰雨,才能看見更廣闊的草原。

就像謝霆鋒看過周杰倫的琴技之後,也感嘆當初沒有堅持下去。

我們去教孩子堅持,不是一定要孩子非要拿到名次,也不是非要讓孩子受到皮肉的苦還算是堅持,而是要讓他們體會在努力的過程中看到自己能走到哪一步,用堅持的苦讓他們知道堅持過後的喜悅和收穫。

挫敗的苦

在你擁有孩子之後,也許會聽到孩子這樣對你說:

"媽媽,今天有個小朋友不願意和我一起做遊戲。"

"媽媽,我好不容易養的花,死了。"

"媽媽,我成績下降了好多。"

"媽媽,這次比賽我差一點就贏了。"

當孩子說出這些很小的事情時,其實孩子內心是萬分失落的。

如同開學初那則新聞,明明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孩子,在高中的時候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老師眼裡他就是尖子生的代表,親戚之間也總是說他將來一定可以上很好的大學等等,這無形當中給孩子加重了枷鎖,讓他在優秀的路上必須埋頭苦進,不能落下一點。

所以,當他沒有收到理想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卻選擇從樓頂跳了下去。

很多人不明白,儘管沒有進入那所理想的大學,可是另外幾所同樣優秀的大學都錄取他了,為什麼他還是選擇這樣一條路。

因為他沒有學會如果度過當預期達不到後挫敗的那種痛苦。

從《洞察人性》裡,我們可以學到三點。

首先,在孩子面對失敗的時候,我們不要告訴他沒關係,沒有一個人失敗了是真正的沒關係。

我們要明確告訴他,父母知道了這段時間你的辛苦,知道這件事情上你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讓孩子知道父母同樣的難過。

然後,在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後,不要一味的只知道轉移話題,要引導孩子去思考為什麼失敗,失敗的點在那裡。進而在失敗之後又能汲取什麼經驗,比如因為手誤把花朵的根掐斷了,那麼下次就要記住那個力度,用比之前更小的力氣去種那一朵花。

最後,不要讓孩子一直在挫敗的情緒裡待太久,要帶孩子去放鬆一下,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愛,做更多有趣的事情,讓他們知道失敗是常有的事,不要失敗一次就否定自己。

金錢的苦

到現今,有很多啃老的新聞,有一則是這樣的,一生無所事事的兒子,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強求父親把攢了一輩子的錢拿出來,在父親拒絕之後,拿起斧頭將自己的父親活活砍死。

現在有太多的父母一直做的太全面了,把孩子所有的物質都準備好,孩子根本不知道那些東西值多少錢,而錢又是怎麼而來。

對他們來說,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們應該提早讓孩子知道錢來的不容易,是要付出勞動才能收穫的,而不是張嘴就能得到的。

比如,你可以在週末試著讓孩子幫忙去丟垃圾,告訴他們一次可以給幾毛錢,但一定要把垃圾丟到位,不能敷衍隨意丟棄。

這樣既能讓孩子愛上家務,也可以從中獲取到收穫。

然後利用這些錢,讓他們去買喜歡的東西,如果錢不夠,告訴他們繼續保持做家務掙錢,不能讓他們覺得沒錢了父母可以加,要讓他們懂得有錢了可以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但金錢不足夠的話要懂得控制。

所以,我們讓孩子吃苦,並不是真的非要高壓下的摧殘,也不是故意製造一些麻煩,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一兩天就解決的,它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

在孩子受到錯則的時候,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和依靠,而不是站在一邊看著孩子自己解決,大人要有參與感,一起和孩子戰勝這些問題,讓孩子深切感受到,不是孩子失敗了,父母就會失望,也不是失敗了就代表永遠做不好事情,在最關鍵的時候,讓孩子不是做出錯誤的選擇,而是"我還有另一個出口"的鑑定信念。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陪孩子讀書不是完成任務”:關於親子閱讀,你過去的理解都錯了